楊菁
(河北省保定市審計局基建審計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
20世紀中期,第一臺計算機在美國誕生,這意味著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化社會。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也向著精致化的方向發展,成為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動力。如今,網絡已覆蓋了千家萬戶,互聯網的應用技術也越來越成熟,我國在計算機科學及其技術方面的投入也日益增多。在這種發展趨勢下,我們要不斷地研究計算機科學及其技術,從而提高我國的綜合實力,為社會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1946年,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誕生于美國,被命名為埃尼阿克。它由1.8×105個電子管組成,是一臺體積非常大的機器,質量超過30 t,運算速度為5 000/s的加法運算;20世紀60年代,很多國家的政府部門和專業研究機構開始關注計算機科學及其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因此,因特爾思維CPU處理器誕生了,這進一步推進了計算機科學及其技術的發展;1982,世界上第一臺個人使用的計算機誕生了。在計算機科學及其技術應用的初始階段,其只能運用于軍事部門或國家大型的科學研究公司,而隨著計算機成本的降低,其被運用在人們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中,這是計算機技術在歷史上的偉大足跡。
目前,計算機已逐漸普及至尋常百姓的生活中,計算機技術的專門化和綜合應用的特點越來越明顯。比如,各種家用電器均已逐漸實現智能化,人們可利用網絡操控家電的運行,家庭網絡系統將逐漸取代目前的單機操作模式。此外,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相關人員需要提升計算機系統的綜合性能,從而更好地解決人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計算機科學及其技術是當今社會潛在的重要生產力,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融入到了當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到了我國的經濟、文化、商業領域中,使得人們對計算機的依賴性越來越高。
計算機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致使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在不斷加快,其性能和品質也在逐漸提升。計算機技術在不停地突破、更新、改造、創新。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運行效率更高的計算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也為我國國防、科研等方面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目前,計算機的功能定位越來越明確、應用領域越來越廣。計算機技術具備很多有突破性的特點,且這些特點已深入到了社會生活中。1904年,電子管問世,其后42年第一臺計算機誕生,而從半導體晶體管的問世到半導體計算機的誕生只用了10年。此外,微電子精細加工發展到集成電路只用了2年,進而產生了第四代計算機。目前,根據不同適用人群的需求,各種臺式、筆記本電腦不斷問世。未來,計算機將根據人們從事的工作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從而滿足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
目前,計算機技術已與其他領域合理、有效地結合在了一起,不斷地滿足著我國科技發展的需求。此外,計算機技術與其他領域的結合已慢慢融入人們的生活和各行業的生產中,為我國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網絡技術已發展為計算機系統的核心,成為了普及計算機功能的關鍵。人們可以運用寬帶技術瀏覽到世界各方面的信息,并將從網絡中了解到的信息和知識靈活地運用在生活和工作中。因此,廣泛的網絡運用已成為計算機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
計算機科學及其技術的發展帶動了我國社會的進步。目前,人們對現代化生活方式的需求不斷增大,計算機已成為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計算機技術可應用于各類家庭電器中,比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等電子產品均可體現計算機技術的多領域、多層次特性。而學生、上班族等均可利用計算機、筆記本電腦方便、快捷地查閱資料。因此,計算機技術已完全適用于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詮釋了高效、快捷的定義。
計算機作為現代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應用工具,其每一項技術的更新都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的亮點。在未來,計算機的各項技術會更加完善、智能化、多元化。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不可過度依賴高科技帶來的便利,應將我們自身的智慧與計算機技術高度結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構建美好的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