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成
(許昌騰飛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許昌 461000)
由于市政工程自身的特點,施工區域往往地處繁華的鬧市區,周圍單位、居民區眾多,交通流量大,人口密度高。所以,施工揚塵、施工噪聲、施工水污染等環境問題往往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針對市政工程施工的特點進行科學的環境管理就顯得非常必要。
施工揚塵是市政工程施工中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它是指施工現場因各種作業、車輛運行、裸露地面風蝕等原因擴散到空氣中的各種粉塵。主要包括道路揚塵、施工工藝揚塵、風蝕揚塵。道路揚塵是指施工現場因各類運輸車輛行駛直接造成的揚塵,它在施工揚塵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施工工藝揚塵是指各種施工工藝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揚塵,例如土方和材料的裝卸,施工現場的清理和平整,土方回填,建筑材料篩選和拌合等等都會產生地面揚塵。風蝕揚塵是指一些易揚塵建筑材料露天堆放和因開挖而造成的裸露地面在風力的作用下產生的揚塵。這些施工揚塵的產生往往對施工現場及附近區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氣污染,在市區居民集中的區域施工時甚至還會出現污染糾紛。
施工噪聲是指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其特點是:噪聲源相對穩定,噪聲的產生時間有較大的波動性。施工噪聲污染主要發生在施工現場及構件加工場,主要噪聲源來自各類施工機械。
市政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水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排放和由于施工場地的地面沖洗水、降雨所造成的地表徑流和流失的漿料進入水體等所造成的。這些影響會使施工場所附近的水質受到一定的影響,水體中的懸浮物、石油類和COD等污染物的濃度將會增加,特別是跨河流的市政橋梁的施工對水環境的影響更為明顯。
施工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如果這些垃圾隨意堆放而不及時清運處理,不但影響市區美化環境還會產生揚塵和水環境污染。
政府的環境管理是指運用行政、經濟等手段,限制施工活動帶來的環境損害。通過全面規劃使項目建設與環境協調發展,達到既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又要保護環境的目的。就我國在工程項目建設中環境保護的現狀來看,必須強化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能,正確處理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加強環境保護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設。從宏觀上進行管理、引導和教育,并加強對具體項目的監督工作,努力構建一種既符合環保要求又不妨礙經濟發展的政府環境管理模式。
業主是工程項目的出資人,是項目在法律意義上的所有人。業主作為工程項目的決策者和工程項目實施的組織者,對工程項目具有絕對的控制權,同時也對項目管理的成敗負有全面責任。因此,業主單位在對質量、進度、費用進行控制的同時,也應重視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工作。在招投標過程中,要對施工單位的投標書中有關環境保護的措施進行嚴格評審。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文明施工,及時協調解決施工現場出現的各種環境問題。在竣工驗收階段,要嚴格把關,對不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工程不予驗收,這些措施將對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起到積極的作用。
工程監理制度在我國從實施到現在,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和完善。但由于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目前工程監理對施工現場的環境監督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僅限于一些文明施工方面的要求,缺乏對施工現場系統的環境管理。由于市政項目的一次性特點,施工現場的施工管理和環境管理應該是一個綜合過程,所以有關部門應加快健全制度,擴大監理權限,使監理對施工現場的環境問題也能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管理。另外,現在興起的工程環境監理制度也是對施工環境進行控制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環境監理是建設單位委托有相應環境監理資質的監理單位作為第3方,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技術標準以及經批準的設計文件、招投標文件和依法簽訂的監理、施工承包合同等對工程建設的環保工作進行監督管理。目前,環境監理只在一些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大型建設項目進行了試點。隨著制度的不斷完善,如果能將環境監理引入市政工程建設項目,將會大大提高市政工程建設的環境管理水平。
承包商也就是施工單位,它是對工程項目進行具體建設的主體,所以承包商對項目的管理將對項目產生直接的作用。承包商的環境管理是指承包商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其組織機構中輔以環境管理職能,將環境管理納入其日常管理工作中,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因此,承包商對工程環境管理的成敗與否,將直接關系到工程建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所以,市政工程項目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做好施工期的環境保護工作。在制定施工組織計劃時,應對可能出現的揚塵、噪聲、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環境問題制定相應的預防和治理措施。在施工過程中,要明確現場組織機構中各類人員的環境責任,項目經理要對此進行經常性的監督檢查,真正做到對環境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盡可能將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1)運輸道路要經常灑水養護,運輸水泥、土方等粉質材料的車輛必須加蓋篷布,從而降低道路揚塵。(2)施工所用粉末材料在現場應加蓋蓬布,作業時盡量輕拿、輕放、輕裝、輕卸,并且盡可能采用現代化設備,從而降低施工工藝揚塵。(3)對開挖形成的裸露地面和現場堆放的土方用綠網進行覆蓋,從而降低施工現場的風蝕揚塵。
(1)盡量采用低噪聲施工機械設備和先進的施工技術,特別對市政工程項目,應及早淘汰落后機械設備,增加使用輕型震動設備。(2)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將施工作業時間安排在白天,如需夜間施工,必須提前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3)運用吸聲、消聲、隔聲等降噪技術,加強機械保養,降低施工機械噪聲。
(1)妥善處理泥漿水、攪拌站廢水等施工廢水,未經處理不得排入城市污水管網或河流中去。(2)施工現場生活污水和糞便等必須進行集中處理,否則不可直接排入水體。(3)對現場存放油料的庫房地面必須進行防滲處理。使用時也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因滴漏而污染水體。
(1)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對其中的有用物質進行回收循環利用,如砂、石類可作混凝土骨料,碎磚頭可作回填料等。(2)對沒有回收價值的固體廢棄物,不得隨意丟棄,必須集中收集,及時清運。
綜上,市政工程施工階段的環境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再加上市政工程自身所固有的施工特點,使得市政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環境問題有待解決。市政工程項目全過程環境管理是將環境管理中的全過程控制原則應用于項目管理的一種理論,將此理論用以指導項目建設相關各方的環境管理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此理論的指導下,再采取各種先進有效的環境治理措施,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將會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