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
摘? ?要:通過介紹學習傳統文化對提升干部文化素養的意義,闡述黨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提出了對政法干部傳統文化教育的路徑啟示,為政法干部培訓中的傳統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幫助。
關鍵詞:政法干部培訓;文化自信;干部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1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5-0088-02
引言
我國傳統文化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營養。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攀升,國家對領導干部綜合素養和執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法干部,尤其是基層政法干部和群眾接觸最多,其隊伍的素質不但影響政法干部的形象,更影響黨和國家的形象。因此,在對政法干部進行培訓時將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融入其中勢在必行。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時刻指引著我們炎黃子孫的一言一行,傳統文化所蘊涵的民族精神是我們前行的引領者。傳統文化包含很多方面,學習歷史可以讓我們知成敗,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學習古詩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文化素養;學習古代文學思想可以讓我們懂進退、明辨是非,學會為人處事的道理。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國千百年來文化基因的傳承,傳統文化中所蘊涵的民族精神凸顯了我國文化實力,雖然時代在不斷變遷,但是文化始終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部分,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傳播與創新是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還會提升整個國家的文化自信。習總書記多次在重要會議中強調文化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意義,要向世界展示我國獨有的文化魅力。普通百姓尚且如此,更何況政法干部,在干部教育培訓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促進文化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政法干部培訓應該積極參加傳統文化的教育培訓,積極宣傳、弘揚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一、學習傳統文化對提升干部文化素養的意義
(一)提升干部文化素養是時代的要求
傳統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內涵,傳統文化的傳播是提升我國綜合實力的關鍵。我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要將這種魅力繼續傳承下去,不但要立足本國,還要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文化的創新成果[1]。這一艱巨的歷史使命就要求廣大領導干部來完成,如何完成這一艱巨而光榮的使命成為重要課題。繼承與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是黨員干部不可推卸的責任,完成這一任務需要領導干部本身具有極強的文化素養。文化素養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文化素養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它包含了這個人的方方面面的素質,包括這個人的能力、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認知水平以及為人處事等。文化素養的高低決定了這個人的學習與感知能力,一個人的文化素質越高越容易接受文化的熏陶,反過來說,一個人的文化素養越低、對文化的接受能力越弱,越不容易被感化,對文化的理解越膚淺。所以,政法干部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結果,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更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使命[2]。
(二)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干部良好文化素養的沃土
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我國文化發展的核心內容,要傳承我國傳統文化首先要奠定穩固的文化基礎,夯實國家文化建設的根基,這就需要從道德文化抓起。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文化的傳播者,只有每個人都養成良好的文化素養才會改善社會風氣。再則每個人都要傳承優秀傳統美德,引領人們對自由生活的追求,追求講道德、遵紀守法的生活。習總書記曾在重要會議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3]。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促進政法干部工作的積極開展,豐富他們的文化內涵,增強領導干部的領導意識。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使政法干部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是提升工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所以要積極開展政法干部傳統文化的培訓,要讓政法干部們通過借鑒優秀的傳統文化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三)干部培訓中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
政法干部培訓時要將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這樣有利于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4]。中華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部分,將傳統的中華文化教育融入到政法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助于促進政法干部文化素養的提高,促進他們工作能力的提升。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攀升,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出現了很多不良的風氣,這些不良的社會現象、也會或多或少影響領導干部的思想觀念。這就需要統一思想、提高政治鑒別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訓中,用傳統文化的優秀養料涵養干部的精神世界,對于加強領導干部的文化自信意義重大。
二、黨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角色缺失與地位邊緣化
(一)培訓方式落后,課程設置單一
在現階段政法干部培訓課上,傳統文化的有關課程設置很少,課程內容較為單一,導致很多干部并不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在選課時并不重視傳統文化課程選項。但是,伴隨著國家的強盛、時代的不斷進步,大家對傳統文化逐漸開始重視起來,黨員干部們也開始逐漸重視培訓過程中的傳統文化課程。在現階段的培訓過程中,傳統文化大多是采用選修課的形式,教學方式也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聘請相關方面的專家授課,課程安排上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課程安排次數較少,在培訓過程中存在教師與學員之間的互動不夠、學員課堂參與程度不高等諸多問題。
(二)師資力量薄弱
以往政法干部培訓對傳統文化方面的重視度不夠,師資力量也就較為薄弱。傳統文化的課程主要由外聘的專家進行講授,缺乏專門的師資力量。師資資源不夠,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就是師資隊伍組成不穩定。政法干部傳統文化培訓一般是根據需要臨時從大學或者一些培訓機構聘請。其中一些教師沒有實踐經驗,培訓效果不理想。師資隊伍的不確定性成為傳統文化培訓的消極因素,導致了諸多資源的浪費。再者就是培訓內容的不確定性也導致了培訓難以達到原定目標,在政法干部傳統文化的培訓過程中對培訓的內容沒有嚴格的規定,完全由教師自己來決定,缺乏規范性,而其中一些教師對教授目的、學員的文化素養以及學員的基本信息缺乏了解,培訓內容無法達到培訓的目的,無法滿足培訓的需求。最后就是教師自身的原因導致的培訓效率低,教師缺乏專業的進修機會,對所處行業的了解較少,沒有機會體驗基層生活,因此所教授的內容也就無法達到要求。再加上很多教師都是臨時聘請的兼職教師,很難花費大把的時間與精力對學員的基本信息進行了解。
三、政法干部傳統文化教育路徑啟示
(一)科學設置課程,創新培訓方式
政法干部傳統文化培訓首先應該做到科學設置課程內容,對培訓方式進行創新。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課程設置中去,促進課程內容的改革,推動教學內容豐富化發展。具體來說,首先應該了解學員們感興趣的內容,讓課堂內容豐富起來;調動學員積極性,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最大程度上讓學員們在培訓中有啟發、有收獲。其次要豐富教學內容,開展傳統文化相關的選修課程,比如書畫展示、民族音樂鑒賞以及書法等。再者還要對上課方式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將灌輸性教學改為互動式教學,運用課上討論等方法讓更多學員融入到課堂中。之后要積極利用互聯網優勢,將互聯網與傳統文化結合,可以通過視頻教學等教學模式進行培訓。最后,還可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加入對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教學內容。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教學能力
政法干部傳統文化培訓還應該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有效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教學能力。現階段政法干部傳統文化培訓過程中還存在師資力量較薄弱的問題,具體解決辦法可以在結合本校師資的基礎上聘請專業的老師,多邀請傳統文化方面的專業人員來授課,建立開放的師資團隊。除此之外,還可以為本校的教師搭建調研和掛職鍛煉平臺,并且提供適當的政策支持,對教師進修學習給予鼓勵,提升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與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 孔磊.對基層黨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15-17.
[2]? 陳建國,陳乾,沈薇.傳統文化寓干部培訓教育之途徑[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8,(3):88-90.
[3]? 陳建國,沈薇.寓傳統文化于干部培訓之中[J].唯實(現代管理),2017,(11):9-10.
[4]? 張洪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員教育中的作用[J].長江叢刊,2017,(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