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摘 要:在論述文化消費內涵的基礎上,分析文化消費的影響因素,提出在居民物質生活水平提升的情況下,文化消費是滿足大眾主觀幸福感的重要方式。同時,通過探討文化消費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間的關系,提出滿足大眾文化消費需求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式。
關鍵詞:文化消費;幸福感;文化創意產業
中圖分類號:G12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4-0038-02
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文化建設與文化消費發展情況,并通過一系列舉措來促進文化繁榮,推動文化消費發展在社會發展和經濟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這樣,深入分析文化消費內涵,把握文化消費影響因素就成為研究如何健康快速發展文化消費的重要內容。
一、文化消費的內涵
文化消費是大眾在滿足物質消費以外的精神需求消費,以物質消費為前提。從這個角度理解文化消費即消費主體通過對精神類文化產品或服務采取消費行為,從而滿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些行為包括對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占有、欣賞、享用或使用等[1]。根據國家統計局對文化產業劃分情況,文化消費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教育、影視、戲劇、音樂、出版品、音像、休閑、娛樂、文藝演出等,廣義的還包括健身、體育表演和賽事觀賞等[2]。與物質消費不同,文化消費的領域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大眾用來滿足生活情趣的附加產品,這樣從文化消費產品功能上,文化消費可以分為娛樂型文化消費和發展型文化消費兩大類。娛樂型文化消費主要滿足大眾的身心愉悅,是低層次的精神方面的滿足;發展型文化消費則是大眾通過提高知識素養、掌握技能方法等的自我發展的需求[3]。從文化消費的特點來看,文化消費首先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可以看出,文化消費不是需求理論的初級階段,而是在滿足生存溫飽的需求之后的精神需求,只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費才會被需求并且在大眾的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次,文化消費是受眾通過對文化產品或服務的享用而獲得的精神滿足,因此文化消費與大眾價值觀和興趣愛好等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此外,文化消費是文化產業鏈的末端,通過對文化消費的分析,可以準確把握文化消費的發展趨勢和內在要求,有效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二、主觀幸福感下大眾文化消費發展的影響因素
在受到政治制度的創新、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更迭及生活方式轉變等因素的影響下,文化消費也經歷了一個從單一、匱乏、效仿到多樣創新的過程,在文化消費需求演變的過程中,大眾主觀幸福感是文化消費發展極為重要的推動力量。
1.文化消費已成為提升國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對精神的需求和滿足不斷升級,文化已成為大眾滿足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019年的一項調查報告中顯示,有51.78%的受訪者認為“文化消費能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比衣食住行更重要”,38.74%的受訪者認為“文化消費屬于生活必需品,跟衣食住行一樣重要”[4],說明文化消費成為國民消費升級的重要標志,是大眾幸福感獲得的最佳途徑。
2.消費主體對文化消費的影響因素。影響文化消費的因素包括文化消費主體因素和社會外部環境因素。從消費主體對收入水平上看,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文化消費支出比例快速增長。1975年霍利斯·錢納里在依據發達國家以往的經驗數據中分析提出:“當人均GDP達到3 000美元時,文化消費占消費支出的23%左右。”[5]從國家統計局每年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也可以看出,2016—2018年全國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為17 111元、18 322元和19 853元,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分別為1 915元、2 086元和2 226元,占整個消費支出比例的11.2%、11.4%和11.2%[6]。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只有在大眾生活水平提升和滿足物質需求的基礎上,文化消費支出才會不斷上升。從消費主體的消費動機來看,大眾在娛樂型文化消費中可以獲得身心愉悅的體驗滿足,通過發展型文化消費可滿足自身知識水平或能力的提高,從而獲得自我實現的需求滿足。影響文化消費的因素除了消費者內部的因素如需求、動機、行為等,還會受到社會大環境、政策和供給的外部因素影響[7]。
3.文化消費需求發展趨勢。隨著時代的變遷,大眾的思想意識、生活方式以及消費方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作為在文化生產與文化消費過程中的重要中間環節,消費主體的需求變化,也決定和影響著文化消費需求的新趨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眾在信息快速傳播的影響下消費觀念更加開放,這使得大眾對娛樂型消費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時尚化等的要求,影響著文化消費朝著多元多樣化方向發展,也使得文化消費需求內容滿足從單一普遍的需求逐漸轉向多維度、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
三、文化創意產業與文化消費的關系
文化消費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二者間具有相互依存和促進的關系。
1.文化消費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文化產業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精神生產,文化消費的規模和比重會快于物質消費的增長并呈現不斷快速上升的趨勢,這將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大眾的文化需求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直接動力。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文化消費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這也決定了文化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方向。
2.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文化消費的發展。近年來,文化產業已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的支柱性產業,是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在文化消費快速發展和需求不斷升級的前提下,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可以滿足大眾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在文化生產中突出文化創新力表現、文化吸引力提升等特點,同時提升大眾文化消費的消費層次和消費水平。
四、文化消費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式
在文化消費發展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需要適應和滿足大眾文化消費要求,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1.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健全文化市場。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政府與文化企業間的關系,有效調動文化生產經營者的創造性,推動開發生產優質文化產品,滿足大眾對文化消費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提升大眾文化消費的幸福感。
2.突出內涵建設,引導健康消費取向。通過內涵建設促進健康的大眾文化消費觀念。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并以此來引導大眾文化消費理念,避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單純感官刺激,應通過文化內涵建設提升大眾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
3.聚集創意元素,滿足多元化個性需求。要突出創意,避免同質化創意產品的生產,同時還要深入挖掘中華歷史文化底蘊,使藝術創意設計與傳統文化精神有機結合,增加產品精神附加值,使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效益和精神價值層面都能得到發展和提升。
4.利用科技創新手段,提升文化產品品質,提高文化產業生產效率。科技創新手段的投入可以有效地促進文化產品的轉型和升級,提升文化產品品質,升級文化消費市場,滿足大眾在科技發展下對文化消費的需求。
5.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高等教育院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增設與培養創新能力發展相適應的課程和實踐環節,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 鄭鈜.我國文化消費政策的缺失與治理[J].學術論壇,2013,(9):86.
[2]? 房宏婷.論文化消費與文化產業的互動關系[J].理論學刊,2011,(10):111.
[3]? 李光明.文化消費對新市民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機理研究——基于 CGSS2015 的數據分析[J].蘭州學刊,2018,(12):160.
[4]? 中國旅游研究院,上海創圖公共文化和休閑聯合實驗室.文化消費成為國民消費升級的重要標志[EB/OL].搜狐網,2019-08-15.
[5]? Chenery H.B.,Syrquin.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J].Economic Development an Cultural Change,1978,(3):845-827.
[6]? 于進.擴大和升級城鄉居民文化消費的路徑研究[J].宏觀經濟管理,2019,(6):72-76.
[7]? 吳靜寅.文化消費的影響因素及其促進機制[J].山東社會科學,2019,(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