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摘 要:水電工程項目在施工階段以及投入使用后都會產生較多的經濟外部性,能夠有力地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經濟外部性從理論意義上可以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水電工程項目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外部性多為正外部性。因此,從水電工程項目的特征入手,詳細分析其對于區域經濟發展方方面面的影響。
關鍵詞:水電工程項目;區域經濟發展;經濟外部性;產業結構調整
中圖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4-0058-01
引言
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其建設也是耗費了大量資金,同時還使得庫區人民不得不移民。如此耗資耗力的水電工程項目,最終結果卻也是引發世界范圍內的贊嘆。下文將以三峽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和應用為力,分析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外部性。
一、施工階段形成大量的勞動力需求,帶動區域內大量產業的發展
三峽水電工程從1994年動工,到2009年全部完工,耗時15年,在這一期間牽動了庫區大量產業的發展(見下圖)。
在水電工程項目施工階段,區域內的建筑市場、建材市場以及勞務服務市場所受到的影響最大,也是發展最為迅猛的。這是因為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因為工程量大,無論是建材還是勞務人員,遠程輸送都不現實,通常都是依托當地市場開展建設。除此之外,當地的建筑施工隊伍還能夠利用其對當地較為熟悉的優勢,在施工過程中有效規避部分施工風險,避免工程造價上升等問題。三峽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區域建筑建材市場的發展,帶動了當地勞動力市場,使得勞務人員收入的增加。
二、建成后推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水電工程項目在施工階段通常都會對區域原有環境以及產業結構造成相應的影響,需要庫區工廠或者住戶進行搬遷等。這樣一來,新搬遷的企業或者廠房也可以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或者部分企業在搬遷到新址后索性放棄了原有的產業,轉向新的產業發展領域。由于水電工程項目建設所引發的企業搬遷,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重新“洗牌”,給予搬遷企業重新選擇的機會。面對新的機遇,很多企業都會在政府政策以及相應的資金支持下,向著第三產業或者高端產業發展,對于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三峽水電工程項目在建成后,庫區搬遷企業或者居民也都實現了新居住地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由原來的工業以及農業發展為主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向著畜牧業以及服務業方向轉型升級。
三、為區域經濟發展引進大量外部資金
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還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引進大量的外部資金,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通常意味著新的發展機遇,同時還能為區域內的工業發展提供相對廉價的電力支持。在國家政策的號召和引導下,國內其他地區甚至是國外的資本都會向著水電工程項目開發地聚集,以期能夠獲得相應的政策優勢以及能源優勢。
在大量外部資金支持下,不僅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迅速發展,徹底改變庫區的經濟發展環境,還能夠有效支撐區域經濟的長效發展,為其各項事業的開展提供資金支持。除此之外,大量外部資金的涌入,還能夠促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增加區域財政稅收,對于區域市政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著積極作用。在區域經濟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完備的基礎上,還能夠增強該區域的吸引力,能夠吸引大量的優秀人才,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創造更佳機遇,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向著高精尖方向發展,在區域內部形成良性的區域發展循環。
結語
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因為其項目規模巨大且對技術要求較高,對于區域經濟的外部性也相對較大,在建設過程中能夠對所在區域的產業結構產生極大的擾動。以三峽水電工程項目建設為例,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外部性通常都是正向的,不僅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大量的需求市場,還能夠利用工程建設的吸引力為區域建設發展引進大量的外部資金??傮w來說,水電工程項目對區域經濟的長效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具有極強的經濟外部性。
參考文獻:
[1]? 周彤璞,陳國慶,王輝艷.水電工程項目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外部性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7,(25):30-31.
[2]? 方春陽.水電開發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