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



【摘要】 目的:探討精細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的影響。方法:將58例剖宮產產婦分為兩組,觀察組產婦接受精細化護理,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對比產婦術后排氣時間、術后1d NRS評分及SAS評分,并統計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泌乳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婦術后排氣時間、SAS評分、NRS評分與對照組產婦比較,P<0.05;該組護理滿意度、48h內起始泌乳率、泌乳充足率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則較后者低,P<0.05。結論:剖宮產產婦應用精細化護理模式能緩解產婦的情緒,減輕切口疼痛,增加泌乳量。
【關鍵詞】
剖宮產;精細化護理模式;康復
剖宮產是一種無可代替的分娩方式,對于存在陰道分娩風險的產婦可采用該種形式進行胎兒的娩出,以保證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健康。護理是任何一種手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報道[1]稱,精細化護理能緩解剖宮產產婦術后疼痛,本文為驗證這一觀點,在本院剖宮產產婦的護理中落實精細化護理模式,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來本院進行剖宮產的產婦中選取58例納為觀察對象,選取時間區間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分為兩組。
觀察組年齡為22~43歲,平均(31.20±3.05)歲;孕周37+3~42周,平均(40.00±1.00)周。對照組年齡為23~40歲,平均(30.82±3.10)歲;孕周38~41+5周,平均(40.03±0.86)周。
58例產婦均為初產婦,未合并嚴重的臟器功能障礙,符合剖宮產適應證,既往均無凝血功能疾病。兩組產婦一般統計資料對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如飲食干預、基礎護理等。觀察組產婦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精細化護理:1)心理干預:在術前即開始進行心理干預,介紹手術室環境、麻醉方式、大概用時等,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提高依從性[2]。在術后對產婦的堅持給予肯定,協助產婦進行角色轉變[3]。2)飲食指導:排氣后以易消化飲食為主,逐漸添加營養豐盛、利于乳汁分泌的食物,避免產氣食物的攝入[4]。3)行為護理:鼓勵產婦早期下床活動,增加腸道蠕動,防止腸粘連的發生,活動速度以體力恢復進度為主,避免勞累。4)疼痛護理:術后隨著麻醉效果的消散,產婦可自感明顯的切口疼痛,難以忍受者適當加大止痛泵的輸注量,以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提高疼痛閾值。保持切口周圍皮膚干燥清潔,教會家屬觀察切口情況及護理方法,降低感染概率[5]。5)乳房護理:向產婦宣教母乳喂養的優點,鼓勵進行母乳喂養。指導產婦在哺乳前與新生兒進行互動,乳頭以溫水擦拭,糾正錯誤的哺乳姿勢。加強對乳房、乳頭的護理,適度按摩。
1.3觀察指標
1)統計產婦術后的排氣時間,在術后1d時以數字法疼痛評估法(NRS)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該表得分范圍為0~10分,分數越高,自感疼痛越嚴重。以焦慮自評量表(SAS)在護理前后對患者進行情緒狀態的評估,該評價表以50分為是否存在焦慮的界限,分數越低,焦慮情緒越輕。
2)護理滿意度、泌乳情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以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產婦展開問卷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計算總滿意度。記錄產婦起始泌乳的時間;以新生兒在吮吸后是否飽腹為標準評估,統計泌乳量充足的產婦例數。并發癥包括產后出血、腹脹、切口愈合不良及尿潴留。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術后排氣時間、NRS評分及SAS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術后排氣時間及術后1d時的NR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剖宮產產婦(P<0.05);在SAS評分的比較中,護理前的評分結果不具有差異性(P>0.05),觀察組產婦護理后的SAS評分低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比較護理滿意度、泌乳情況
觀察組剖宮產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100.00%,與對照組產婦相比,P<0.05。且觀察組產婦在分娩后48h內即開始泌乳的患者為68.97%、泌乳量充足率86.21%,與對照組產婦對比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剖宮產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為3.45%,低于對照組的20.69%,P<0.05。見表3。
3討論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護理對象逐漸由疾病轉為人,常規護理已然不能滿足臨床患者的需要,新的護理模式由此興起。精細化護模式在“以人為本”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護理模式,措施更加人性化、細致化,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對本文研究結果進行細化分析,在精細化護理中,觀察組產婦接受了詳細的、內容豐富的心理干預、行為干預、飲食干預、疼痛護理等,產婦對剖宮產后的自我護理方法有了整體上的概念,產婦及家屬均能進行科學的產后照顧,對腹壁切口觀察、陰道惡露排出、乳房護理等有了正確的認知;督促產婦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利于腸道功能的恢復及惡露的排出。產前的心理干預緩解了患者對于手術的焦慮與恐懼,減輕機體對手術的應激;剖宮產后,“三早”利于乳汁分泌,在新生兒的吮吸刺激下增加泌乳量,及時的吮吸利于子宮收縮,降低術后出血風險,同時因激素水平發生變化,產婦的疼痛刺激減輕[6]。因此,護理后的觀察組產婦的焦慮程度輕于對照組,術后1d的NRS評分低于對照組產婦,早期(48h內)開始泌乳比例及泌乳量能滿足新生兒的比例較大;產婦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決定了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觀察組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達到100.00%,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的優勢。在并發癥的比較中,觀察組未發生產后出血、尿潴留、手術切口愈合不良等情況,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相比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模式能緩解剖宮產產婦術后疼痛,舒緩不良情緒狀態,成功進行母乳喂養,控制并發癥發生率,提高了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宮卓,馬彩蓮,李曉梅,等.精細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康復及產科護理質量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0):115119.
[2] 湯錦燕,肖燕蘭,余婉波,等.實施階段性心理干預和保健教育對初產婦臨床分娩及產后康復效果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5,22(09):10991101.
[3] 宋海燕,潘琴芬,章淑媛,等.精細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康復及產科護理質量的應用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36):146147.
[4] 丁莉.精細化護理對剖宮產產婦康復及產科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18):143144.
[5] 謝長蕓.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對促進產婦產后康復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9):26582660.
[6] 岳潔雅,侯睿,吳婉華,等.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對產婦盆底康復認知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08):88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