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博英

【摘要】 目的:研究對嚴重眼外傷手術患者弱勢心理護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文所選擇的研究對象來自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選擇68例嚴重眼外傷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平均34例。本文所有對照組患者配合常規護理方法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配合心理護理進行干預,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和比較。結果:經過不同干預以后對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為(35.6±2.4)分,對照組為(41.5±3.4)分,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對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評分為(91.5±4.5)分,對照組為(72.5±5.8)分,兩組進行比較,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對嚴重眼外傷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為患者強化心理護理能夠有效地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
嚴重眼外傷;手術患者;心理護理
臨床上眼外傷是表現比較嚴重的一種創傷性眼科病癥,它能夠導致患者致盲,所以臨床應該提高對于這種病情的重視[1]。有研究認為眼外傷在臨床的發病率相對較高,而且患者病情存在多樣化,臨床通常存在嚴重的后果,會對患者日常生活狀態產生影響,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患者存在視力障礙,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的自理能力,導致患者無法安心工作和學習[2]。本文主要分析對嚴重眼外傷患者進行手術時,落實心理護理所取得的效果,同時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對象為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68例嚴重眼外傷進行手術的患者,按照隨機方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平均每組患者均為34例。觀察組患者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0∶14,平均年齡為(42.8±11.4)歲;對照組患者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1∶13,平均年齡為(43.5±10.8)歲。經過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檢驗,兩組患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落實常規的干預方案進行干預,在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協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常規為患者進行術前、術中和術后的護理,護理的時候,應嚴格堅持護理原則。對本文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時則配合心理護理進行干預,具體方案如下:
1)入院時:臨床護士需要熱情接待患者,通過簡單通俗易懂的言語介紹患者的相關病癥,使患者對住院的狀況有大致的了解,可為患者介紹主治醫生、醫院的制度和病房的環境[3]。協助患者盡快熟悉醫院的環境,拉近患者與護士之間的距離,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及時發現不良情緒,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眼外傷致盲的患者對外界聲音刺激相對敏感,所以護士要重視自身舉止,做到語言溫和,動作輕柔,對患者多予以安慰和鼓勵,以便獲取患者的理解與信任,強化患者的愉悅感,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
2)手術前:術前護士需以患者的年齡、性別和病情等相關資料作為基本依據,對患者制定心理干預的措施,因患者存在嚴重焦慮狀態,所以可以嚴格根據醫囑為患者進行適量鎮靜藥物的應用,保證患者具有充足的睡眠。還要對患者血壓以及脈搏進行觀察,避免患者存在不良狀況,護士還要詳細地為患者介紹手術的知識,使患者對麻醉的狀況和手術過程有大致認識,要特別介紹手術的效果[4]。手術過程中患者需要予以必要的配合,可以使患者促進眼珠的轉動,還要使患者正確了解手術,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避免緊張和焦慮情緒對患者的影響。
3)手術中:進入手術室后,因為手術室環境相對密封,而且陌生的環境會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在進行干預的過程中掌握必要的護理技巧尤為重要,與患者進行交談時應注意語速和語態,還有避免過于大聲。保持誠懇和藹的態度,使患者放松警惕,緩解患者的焦慮和緊張情緒。
4)手術后:結束手術以后要及時將患者送往病房,當麻醉清醒之后,第一時間告知患者手術成功。幫助患者緩解緊張和焦慮情緒,可通過循證護理方法的應用緩解患者心理應激反應,提升患者配合度。對患者予以鼓勵和安慰,也可以為患者播放一些音樂,促進患者與家人的交流,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幫助患者改善不良的情緒。
1.3觀察指標
對本文所有患者經不同干預以后的HAMA評分進行比較,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以SF36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價。
1.4統計學分析
本文采用IBM 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研究,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性以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不同干預以后對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為(35.6±2.4)分,對照組為(41.5±3.4)分,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對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評分為(91.5±4.5)分,對照組為(72.5±5.8)分,兩組進行比較,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討論
臨床上眼外傷是損傷眼球附近組織誘發的一種病,這種病癥出現以后會對患者視力產生嚴重影響[5]。本文主要分析對患者落實心理護理所取得的效果,從本文結果中也能得出觀察組的護理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因此可以證明心理護理的可行性。對本文所有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過程中,主要將心理護理貫穿于患者治療的全過程,能夠在對患者進行干預的過程中積極地為其提供各項健康指導,使患者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病癥,這樣對改善患者的不良狀況具有重要的價值,還能夠調整患者的心態,使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信心和決心,提升了治療配合的效率。綜上所述,臨床對嚴重眼外傷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為患者強化心理護理能夠有效地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趙忠華.玻璃體視網膜聯合手術治療復雜性眼外傷的護理配合[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01(05):9395.
[2] 張夢華,羅歡.嚴重機械性眼外傷無光感眼的手術效果分析[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5,37(08):612615.
[3] 謝榮榮,顧莉莉.兒童復雜性眼外傷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的護理對策探討[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7,15(01):8990.
[4] 張秀艷,齊美華,席桂榮,等.玻璃體視網膜術治療復雜性眼外傷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09(20):7172.
[5] 趙艷霞,張麗紅.玻璃體視網膜聯合手術治療復雜性眼外傷的手術室護理配合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20):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