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燕 蔡穎 陳云靜 方芳

【摘要】 目的:探討體感游戲康復治療對孤獨癥患兒社會功能及心智發育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孤獨癥患兒的臨床資料,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分別采用傳統綜合治療與體感游戲康復治療,比較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的PEDI評分(83.64±9.76)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12±10.53)分;CARS評分(28.67±5.86)分、ABC評分(30.75±8.62)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5.83±6.27)分、(40.26±9.1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孤獨癥患兒采用體感游戲康復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異常情緒與社交障礙,促進其社會功能與心智的發育。
【關鍵詞】 孤獨癥;體感游戲康復治療;綜合治療;社會功能;心智發育
孤獨癥通常在嬰幼兒時期發病[1],也叫做自閉癥,主要表現為神經發育障礙。本研究將體感游戲康復治療應用于孤獨癥患兒中,并將應用效果與傳統綜合治療進行對照比較,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孤獨癥患兒,所有患兒均符合統計手冊第四版(DSMⅣ)和美國精神障礙診斷中有關孤獨癥的診斷標準[2],患兒的病情相對穩定,本研究獲得患兒與家屬的知情同意。排除癲癇、特發性語言發育遲滯、精神疾病、發育障礙、腦創傷史、嚴重出血傾向、合并中耳充血、聽力障礙、中耳炎、高頻耳聾、四肢畸形或殘疾、資料不全的患兒。對照組40例,男患兒30例、女患兒10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8.53±1.76)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病程(3.46±0.78)年;9例患兒來自單親家庭、31例非單親家庭。觀察組40例,男患兒27例、女患兒13例;年齡3~13歲,平均年齡(8.62±1.34)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病程(3.38±0.62)年;7例患兒來自單親家庭、33例非單親家庭。兩組孤獨癥患兒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傳統綜合治療:語言訓練、作業治療、藥物治療、認知訓練等。
體感游戲康復治療:包含4個模塊,分別是意識和情緒模塊、肢體康復模塊、智力和認知模塊、社會交往模塊,如表1所示。2~4次/周,30min/次,治療時間最長不超過8周。
1.3觀察評定標準[3]
1)能力低下兒童評定量表(PEDI)評估患兒的功能性技能水平,包括3個維度:社會技能、日常生活技能、移動能力,共177項內容,按照0或者1計分,評分越高說明技能水平越高。
2)兒童孤獨癥癥狀評定量表(CARS)評估患兒的癥狀和
3)孤獨癥兒童行為量表(ABC)評估患兒的異常行為情況,包括5個因子:刻板行為、社會退縮/呆滯、多動、不恰當的言語、情緒不穩/自傷攻擊,共有58個項目,每項評分0分、1分、2分、3分,由醫生根據患兒最近1個月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分,評分越低說明異常行為越少。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各量表評分比較:治療后,所有患兒的3個量表評分均有顯著改善,組間比較,觀察組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孤獨癥患兒最典型的癥狀是社會交往障礙,還可以伴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狹隘興趣、語言障礙、重復刻板行為、情緒障礙等一系列癥狀。2015年版《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提出[4]:孤獨癥在國內的發病率約為1%,且呈現出明顯的性別特征,男患兒明顯多于女患兒,該病的發生機制還沒有完全清晰,多發生于兒童早期,可伴隨終生,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體感游戲是2010年微軟公司推出的一種運動傳感輸入設備[5],通過體感技術來實現,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操作的互動性電子游戲,能夠追蹤使用孤獨癥患兒的身體運動,且操作簡單,如今已經被廣泛用于神經損傷和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平衡訓練中,還能夠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負性情緒;體感游戲可幫助患兒擺脫鼠標、鍵盤燈傳統媒介,簡化計算機復雜操作,明顯提升人機交互作用,從而有效提升患兒在游戲中的進入感和沉浸感,并給患者帶來放松、愉悅的心理體驗。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體感游戲康復治療在孤獨癥患兒中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提高患兒的社會功能,促進心智發育。
參考文獻
[1] 吳林宇,禹東川.體感游戲對孤獨癥兒童干預應用的現狀分析[J].科教導刊,2017,(11):161163.
[2] 劉艷虹,雷顯梅,胡曉毅等.國外自閉癥兒童體感游戲研究狀況及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15,(05):5156,73.
[3] 雷顯梅,劉艷虹.體感游戲對自閉癥兒童注意力缺陷干預個案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7,37(07):17.
[4] 任青.體感游戲康復治療對孤獨癥兒童社交障礙、日常生活能力及情緒行為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04):509513.
[5] 雷顯梅,劉艷虹,胡曉毅等.運用體感游戲干預自閉癥兒童動作技能的研究[J].現代特殊教育,2016,(17):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