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超
[摘要] 目的 探討放射科工作中放射技術的重要性。 方法 回顧2016年2月—2017年2月該院收治的45例進行放射檢查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對照組,對其進行常規的放射檢查,未予以技術改善;回顧2017年4月—2018年10月該院收治的45例進行放射檢查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試驗組,對放射技術進行提升,觀察技術提升前后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與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結果 與對照組的82.22%滿意度相比,試驗組的滿意度為97.78%,顯著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49,P=0.014);并且試驗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4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22%,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54,P=0.013)。 結論 在放射科中,若能夠有效地提升放射技術,則將獲得良好的放射檢查效果,不僅能夠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同時能夠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患者形成較大的保護。
[關鍵詞] 放射科;放射技術;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R197.32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11(a)-0175-03
On the Importance of Radiation Technology in Radiology Work
ZHOU De-chao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Kunming Mental Hospital,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6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radiology in radiology work.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5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reviewed. They were used as a control group and routine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without technical improvement. Review from April 2017 to October 2018, the clinical data of 45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in the hospital 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improve the rad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to obser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echnical improve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82.22% satisfaction in the contral group,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est group was 97.7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6.049, P=0.014); and the adverse events of the test group occurrance rate was 4.4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2.2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χ2=6.154, P=0.013). Conclusion In the radiology department, if the radiological technique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a good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effect will be obtained, which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but als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form a greater protection for the patient.
[Key words] Radiology; Radiology; Importance
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醫學影像學獲得較大程度的發展,對于相關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作用,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可靠的檢測數據保障[1]。然而在實際的放射檢查過程中,將會受到諸多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得放射檢查結果產生較大的誤差[2]。因此,為避免上述不良情況的產生,則需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提升放射技術,以便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3]。該文將2016年2月—2017年2月和2017年4月—2018年10月該院收治的90例進行放射檢查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放射科工作中放射技術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2016年2月—2017年2月該院收治的45例進行放射檢查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對照組,回顧2017年4月—2018年10月該院收治的45例進行放射檢查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試驗組。對照組男21例、女24例,年齡為38~71歲,平均年齡為(54.5±4.9)歲;試驗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為39~71歲,平均年齡為(54.9±5.1)歲。
1.2 ?納入標準
①均符合放射檢查指征;②獲得家屬的完全同意。
1.3 ?排除標準
①未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②有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與檢查禁忌證。
家屬了解相應的研究方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由醫院倫理委員會對該實驗進行監督;使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進行分析處理,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之間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4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檢查,即運用常規的X線或CT對患者進行平掃與增強掃描,并且在檢查過后對檢測圖像進行解讀,但未予以技術改進。
試驗組進行放射技術改進,具體如下:(1)提升放射科技術人員的自身技能,使其適應現代化放射技術發展的需求。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與改進,目前臨床中已出現諸多先進的檢查技術與設備,如CT、MRI等,使得傳統的X線無法適應影像學的發展需求,為此放射科技術人員需要對上述技術與設備進行熟練的掌握,可按照如下內容進行:①需要對各部位的體位于投照條件進行完全掌握[4];②需要嚴格依據放射防護條例中的標準與要求進行放射技術的執行,以便能夠在較大程度上確保自身與被檢者的安全[5];③放射科技術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英文水平,以便明確檢查設備中出現的各種英文單詞,從而能夠更加合理與高效的使用檢查設備[6];④檢查過后,放射科技術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要求對檢查設備進行維護,以確保設備可再次正常使用[7]。(2)努力提升X線片質量,打好放射診斷基礎。①采取質量評定與質量控制方式,提升X線片質量。當獲得檢測X線片后,放射科技術人員需要依據質量評定與質量控制的標準要求對X線片的影像層次度、密度、對比度、銳利度與清晰度進行評判,只有達到相關標準后才能夠予以使用;并且在讀片過程中,放射科技術人員需要建立完善的廢片分析制度,以便能夠及時明確廢片產生的原因,從而能夠進行針對性的改進[8]。②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X線片質量。放射科技術人員需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與管理措施,對放射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以便能夠使放射工作更加規范化、標準化與系統化。同時還需要建立健全獎懲制度,從而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責任心,從而提升檢查質量[9]。③加強對X線設備與輔助設備的管理,提升X線片質量。對于X線檢測設備而言,只有具備精確度與良好的運轉,才能夠有效提升X線片質量[10]。為此技術人員需要定期對X線設備的性能進行檢查,并對其中重要的參數進行校對;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對X線設備與輔助設備的保養,及時排除故障點,以確保X線檢測設備的正常運轉[11]。
1.5 ?觀察指標
①改進技術實施前后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運用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評價,包括非常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等選項,由專人員進行統計分析。
②改進技術實施前后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主要包括造影劑過敏反應、無應急搶救藥械、未執行“危急值”報告制度等。
1.6 ?統計方法
該研究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提升,使得影像學檢測技術獲得較大發展,因而使得諸多不同種類的疾病獲得顯著的檢出,從而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可靠的檢測信息,輔助其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最終使患者獲得較大的健康程度[12]。但在實際的放射檢查中,較易受到諸多不良因素的干擾,從而使得檢測結果出現較大誤差,并影響檢測質量與效果,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放射技術,如此才能夠獲得較為準確的檢測結果。據此可知,放射技術在放射科工作中具有較大的重要性,具體表現于以下方面。
3.1 ?放射科工作需要強大的放射技術作為支撐
作為放射科工作的最基本要素,放射技術具有重要作用,不可被其他工作替代,因而放射技術對于提升工作質量與效果具有關鍵性作用。通過放射技術工作器械輸出的相關的檢測數據能夠為放射科的工作人員提供較為直觀清晰的檢測圖像,從而能夠輔助放射科工作人員對患者的病情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除對疾病進行判斷外,放射技術還能夠對治療起到良好的作用,特別是對于腫瘤的治療具有更加顯著效果,主要原因在于臨床中通常采用手術與放射結合的治療方式。在術前對腫瘤患者進行放射治療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腫瘤切除成功率;而術中與術后的放射治療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降低腫瘤細胞的擴散與轉移,從而能夠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復環境,并為臨床醫生提供準確的數據。為有效實現上述目標,對放射技術則提出較高要求;同時為避免發生疏漏現象,放射技術人員還需要明確放射技術的意義與作用,從而能夠不斷提升操作技能、完善安全規距。除此之外,只有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放射科工作人員的操作水平,才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放射工作的安全性與質量性,確保放射技術發揮最大優勢[13]。
3.2 ?熟練掌握放射技術是提升X線片質量的前提與保證
在實際的放射工作中,放射科的工作人員只有掌握熟練的放射技術,才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優質的X線片,以便臨床醫生進行后續的治療。為有效實現上述目標,放射技術人員需要準確地登記與編號攝影位置,操作人員也需要對患者的基本信息進行確認,基于此,只有良好的掌握放射技術,才能夠獲得高質量的X線片,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判斷與治療[14]。
3.3 ?X線片的優質性是對患者進行準確治療的基礎
臨床醫生基本上需要依據患者的X線片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因而只有為臨床醫生提供高質量的X線片,才能夠使臨床醫生對患者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病情進行綜合有效的判斷,從而能夠制定出針對性的、良好的治療方案。相反,則將在較大程度上耽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19]。
在該研究中,通過對放射技術進行改進后,患者的滿意度顯著提升至97.78%,并且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降至4.44%,原因在于通過技術改進后,放射科醫師的思想意識獲得顯著提升,并且操作技能獲得進一步提高,能夠加強對患者的保護,因而能夠確保患者的滿意度提升,并且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依據李懷峰等人[15]的關于《放射技術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的研究可知,通過提升方式技術后,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8%,該研究結果與其相近,說明放射科工作中放射技術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該研究為在放射科中,若能夠有效提升放射技術,則將獲得良好的放射檢查效果,不僅能夠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同時能夠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患者形成較大的保護。為有效實現上述目標,則需要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放射科人員的理論與實踐操作能力,如此才能夠提升放射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東兵.放射技術在放射科的重要性及現代影像質量控制分析[J].系統醫學,2018,3(2):191-193.
[2] ?王福坤.放射技術工作的全面質量控制管理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2):378-379.
[3] ?劉金龍,孫秉建,甄杰.放射技術在放射科工作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7,30(17):79-80.
[4] ?余權新,陳梅嬌.口腔疾病臨床診療中放射影像技術的應用探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4):18-20.
[5] ?付忠霞.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在放射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171-173.
[6] ?申紅峰,戴相昆,王小深,等.探討放射治療技師在現代放射治療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醫學裝備,2018,15(1):116-119.
[7] ?靳軍,蘇靜,祁森榮,等.口腔放射工作人員實踐技能培訓效果評價及思考[J].現代醫院,2016,16(10):1533-1535.
[8] ?梁旭慧,李亞林,王俊豪.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在放射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7):10-12.
[9] ?袁超,余鎏.關于放射醫學技術與醫學影像技術的分析[J].中外醫療,2018,37(1):191-192.
[10] ?倪敏,NIMin.醫學圖像融合技術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5,34(32):196-198.
[11] ?彭朋,蔣濤,李敏,等.PACS/RIS在放射科管理和質量控制工作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7,23(15):54-56.
[12] ?鄭艷欽.探討dr攝影技術在放射科中的應用效果及優勢[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20):192-193.
[13] ?朱小忠, 蔡忠剛, 張曉民. 影像技術人員規范化操作對降低輻射危害的重要性[J]. 衛生職業教育, 2012, 30(24):156-157.
[14] ?李行.探討DR攝影技術在放射科中的應用效果及優勢[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5):91-92.
[15] ?李懷峰,趙振華,張雅萍.論放射技術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0):152-153.
(收稿日期:201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