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新時期小學數學教育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教師合理的引導,還需要學生不斷提升自主學習意識,加強知識的靈活應用等。本文對核心素養內涵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同時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育開展現狀,提出了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 核心素養 ? 問題 ? 措施 ? 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家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也在進行改革,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不斷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注重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提高他們數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是一門應用性比較強的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教師圍繞學生的實際針對性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成效。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素質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加強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方法探究,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成效以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核心素養的含義以及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育的重要性分析
核心素養,是一個綜合能力與素質的體現,是一個人技能、知識、素質、價值觀、情感、態度等各方面的綜合反映。核心素養具有自身的特點,一是具有穩定性的特點,需要逐漸培養并不斷進行合理引導,才能更好地實現質的飛躍,二是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核心素養是一個人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全面體現,所以只要在相關的方面進行培育和合理的引導,并不斷推動其進行有效體現,就能夠促進身心全面發展。對于學生而言,核心素養的培育,應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應當對自身具有客觀清晰全面的認識,并結合自己的需求不斷提高主動學習能力,開展有目的的學習活動。二是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扎實的基本功和理論素養。三是能夠具備良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同時還應當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等。
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引導學生在數學的世界探究奧秘,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掌握扎實的數學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有助于促進學生和教師、學生的溝通交流,提高知識資源的分享能力,注重語言的交流、溝通,加強團隊合作,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融入集體、融入團隊的能力,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此外加強核心素養的培養,還有助于學生不斷進行學習方式方法創新,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形成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好地學以致用,提高綜合素質。
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研究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更加密切,教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總體上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
(一)教師對核心素養方面的培育重視度不夠,方法不夠系統。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對于數學教師而言是一項重要的挑戰,但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師針對如何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停留在淺層次認識上面,加上受到多方面的壓力,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依然習慣于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自身的素養有待提升,學校對小學數學教師方面的培訓等開展力度不夠等,同時教師在核心素養培育方面雖然進行了一些探索,但是也主要是模仿其他教學方法,自主探究意識不強,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針對性靈活性進行教學模式的優化設計,教學方法不夠創新,從而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不足,知識靈活應用能力有待提高。學生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往往會出現畏難情緒,小學生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在學習方面過于依賴教師,自身沒有掌握系統的學習方法,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停留在一知半解上面,通過習題訓練雖然提高了數學學習效率,但是和實際聯系不夠緊密,學習和生活脫節,從而不利于提高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不利于促進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加強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路徑分析
為了有效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教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一)系統地研究核心素養相關的理念,并不斷提高數學教師自身的能力與素質。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發揮的引導作用不可替代,所以教師應當要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同時應當針對核心素養相關的理論等進行系統地研究,掌握相關的培育方法,同時要不斷搜集相關的教學案例,加強和其他學科教師的溝通,系統地研究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加強自身能力和素質的培育,通過參加相關的遠程教育、參加學術交流等活動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形成獨特的教學模式,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幫助。
(二)以學生為本,不斷提高教學活動的豐富性。小學生開展數學學習,無論是進行理論教學還是核心素養的培育,教學方法都非常重要,所以要全面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以新課程表標準為指導,以培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目標,結合教科書的資源,針對性設計課程教學體系,形成完善的教學活動體系。在理論教學方面教師要認識到單純地進行機械性講解的不足,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來進行引導式教學,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比如在開展“認識圖形”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不同的事物,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分析事物的特點,從顏色、形狀、構造以及用途等方面設定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提問和思考互動中注重做好總結和基礎知識的講述,以此為基礎鼓勵學生認識不同的圖形的差異,提高知識的理解能力。教師要注意培育學生的質疑精神,引導他們學會凡事要問為什么,從而提高他們的探究意識。在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方面,教師要不斷進行創新探索,針對不同章節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認知特點等探索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設定不同的教學內容,針對他們的學習基礎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等,從而引導學生掌握數學原理、知識,夯實學習基礎,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值得一提的是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平臺等工具,這樣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學習氛圍。數學知識相對比較抽象,教師可以引入相關的多媒體視頻、動畫等,讓學生通過觀察視頻等方式,尋找到有用的學習資源,并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激發主動學習意識。比如在開展“認識時間”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相關的動畫片,讓學生觀看和時間相關的視頻,然后讓他們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時間識別等,這樣既增強了師生互動,也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數學思維。
(三)聯系生活,提高知識遷移應用能力。數學知識最終是為了應用,所以教師要提高學生的生活應用能力,為此可以借助信息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從而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了解到課本以外更多的知識,同時還可以通過舉辦豐富的主題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在生活中認識數學、了解數學知識,并探究數學知識的奧秘,可以設定和生活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到生活中進行觀察,積累數學知識和學習經驗等,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提升。
(四)注重核心素養方面的教學評價。除了在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融入核心素養的內容以外,教師還應當在數學知識測評方面進行多元化評價。要注重學生的日常表現過程性評價,要注意觀察學生,并記錄他們成長的每一步,對于他們學習過程中取得的進步等要給予及時客觀的評價和適當的鼓勵,通過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等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更好地促進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應當全面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既要注重知識的拓展、教學方式的創新,同時又應當注重教學評價方法的優化,這樣可以更好地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淑紅.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2]何健妮.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探討[J],才智,2018,(11).
[3]程立新.略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8,(03).
[4]張文霞.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