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榮 張紅梅
摘 要:本文對紫花苜蓿青貯關鍵技術及主要研究進展做了闡述。目前,國內研究已經基本明確了以下內容:1.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半干青貯苜蓿含水率為:現蕾期55%,初花期60%,盛花期65%,結莢期70%;2.拉伸膜裹包青貯纏網層數為4層時即可保證青貯飼料品質;3.不同物料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貯可以提高其糖含量,改善青貯品質;4.添加乳酸菌、葡萄糖、纖維素酶、飼料益菌素、枯草芽孢桿菌等青貯能克服紫花苜蓿含糖量低,緩沖能值高的缺陷。綜合以上研究結果,認為在紫花苜蓿青貯加工過程中,可根據物料性質合理選擇一種或者多種青貯技術,保證其青貯品質良好。
關鍵詞:紫花苜蓿;青貯;品質;技術
紫花苜蓿原產伊朗,外高加索,小亞細亞等近東和東亞地區。于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時從烏孫帶入內地種植,并不斷擴展。紫花苜蓿作為“牧草之王”,是一種優質、高產、適應性強,蛋白含量高,營養價值好,飼用價值高的優質豆科牧草,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
一、半干青貯(低水分青貯)
由于苜蓿鮮草刈割后干物質含量低,水分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低,緩沖能值高,直接青貯主要為絡酸發酵,且易產生大量滲出液,造成營養損失,使青貯飼料品質降低。為此,將刈割后苜蓿晾曬使其水分含量降至50%時,可抑制絡酸發酵。但就苜蓿低水分青貯的適宜含水量,各研究結果結論不一。如聶柱山和玉蘭認為,青貯原料水分含量為60%~68%時最適于調制青貯飼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在溫度和pH一定的條件下,絡酸菌的活性取決于水的活性,而在青貯初期,青貯飼料pH值不夠低,高含水率提高了水的活性,有利于絡酸菌的生長。另一方面,過分晾曬使苜蓿水分過低易造成苜蓿葉片損失且不易于壓實,不利于形成適合乳酸菌發酵的厭氧環境,造成青貯品質不佳。
二、拉伸膜裹包青貯
不同含水量條件下,與青貯原料相比,裹包4或6層的青貯飼料干物質含量下降2%~3%,損失較少;粗蛋白含量與原料基本相同;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稍有增加,增幅在3%以內。相同含水率條件下,4和6層裹包處理調制出的青貯飼料,其營養成分含量無顯著差異。拉伸膜裹包青貯飼料既有利于青貯飼料的轉運和流通,更有利于營造青貯厭氧環境,可廣泛應用于紫花苜蓿青貯飼料生產。
裹包青貯飼料均未出現發霉現象,而未裹包對照組(M40-0)在貯藏第3天時即開始霉變,開封時草捆表面全部腐敗。隨著原料含水量的降低,pH增高,VFA生成量下降,青貯發酵變弱,所有裹包青貯組生成的丁酸含量和氨態氮含量降低,發酵品質良好。相同含水率條件下,4或6層裹包處理發酵品質差異不顯著(P>0.05),未進行裹包的M40-0pH較高,丁酸和氨態氮含量也顯著高于M40-0和M40-6(P>0.05),發酵品質較差。
三、混合青貯
紫花苜蓿和意大利黑麥草混合青貯可以有效改善其青貯品質,獲得乳酸含量高,發酵品質較好的青貯飼料。鮮草質量最佳混合比例為3:7,該處理組pH為4.11,顯著低于其他處理,且具有較高的乳酸含量,最低的NH3-N含量和最高的可溶性糖含量,青貯效果最佳。
按照10%、15%、20%、25%的比例向紫花苜蓿中添加干玉米粉進行混合青貯可顯著提高青貯飼料中乳酸含量,降低丁酸和氨態氮含量,提高粗蛋白、干物質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中性洗滌纖維含量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混合青貯可以補充紫花苜蓿中糖含量,提高其青貯品質。
四、添加劑青貯
1.同型發酵乳酸菌的單獨添加和混合乳酸菌添加。
將植物乳桿菌單株菌和由植物乳桿菌、凱氏乳酸菌和布什乳桿菌組成的復合菌,分別添加至水稻秸稈進行青貯后表明,向水稻秸稈中添加復合乳酸菌可有效改善其青貯效果,使其營養價值最高,且布什乳桿菌的加入有效保持了青貯飼料有氧穩定性。復合乳酸菌添加可保護苜蓿青貯飼料中更多的真蛋白不被溶解。向草坪屑中添加復合菌劑也可以改善其發酵品質,可將草坪屑制成優質青貯飼料。
2.乳酸菌制劑和其它菌種混合添加。
目前,青貯添加劑一般都是植物乳桿菌和其它菌劑混合添加,常見的乳酸菌添加有植物乳桿菌和片球菌的混合添加;由于屎腸球菌有利于青貯飼料的初期發酵,所以常用來和乳酸菌搭配進行復合菌劑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可以產生淀粉酶,復合纖維素酶等,可以將多糖分解成單糖,為乳酸菌的生長提供碳源,所以枯草芽孢桿菌也是一種和乳酸菌做復合添加劑的菌劑。
3.乳酸菌和纖維素酶混合添加。
目前我國進行青貯的牧草大多含有較高的纖維素含量,而豆科作物苜蓿作為一種優質牧草進行青貯時,存在糖含量低,不利于青貯發酵的問題。添加纖維素酶可有效分解纖維素,一方面降低纖維素含量,提高適口性;另一方面,纖維素被分解得到的單糖可以為乳酸菌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碳源,為乳酸菌的大量繁殖提供有利條件。向紫花苜蓿中添加纖維素酶和乳酸菌進行青貯,pH快速下降,青貯完成以后,可溶性糖含量仍繼續增加。
對不同含水率紫花苜蓿及添加乳酸菌和葡萄糖、纖維素酶、飼料益菌素的紫花苜蓿分別青貯后進行干物質和pH值變化的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添加劑對青貯后的干物質含量無顯著影響(P>0.05),與不添加組青貯樣品相比,添加乳酸菌+葡萄糖有提高青貯飼料干物質含量增加的趨勢;添加纖維素酶和sukB均有降低青貯后干物質的趨勢;水分對青貯后pH值影響較大,高水分組青貯后pH值為4.55,顯著低于低水分組(4.80)(P小于0.05);各添加組pH值均低于無添加劑組,但差異不顯著;兩因素互作對紫花苜蓿青貯后的干物質和pH均無顯著影響。
五、結語
加強紫花苜蓿不同生長期最適青貯含水率與不同含水率條件下青貯工藝的研究對紫花苜蓿青貯生產具有重要作用,展開紫花苜蓿與主要牧草的混合青貯,這將對全國范圍內紫花苜蓿與主要牧草品種的混合青貯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耿華珠,吳永敷,曹致中等,紫花苜蓿不同栽培品種植株再生的研究。草業學報,2004,13(6):99-105.
[2]胡守林,王漢全,趙書珍,顧明德,萬素梅,劉今河。12個紫花苜蓿品種營養價值分析,草業科學,200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