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永梅
(貴州省金沙縣平壩鎮箐門小學,貴州 畢節 5517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教育領域的改革創新之路變得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城市的教育發展更是變得十分迅猛、引人注目,在教育改革和時代發展的背景之下,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巨大,原先存在的鴻溝不但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相反變得越來越巨大。其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十分普遍,如何有效解決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各種困難成為了每個業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縱觀現如今小學農村英語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十分眾多且普遍,這些問題長時間得不到有效解決的話,對于整個小學農村教育的影響都是十分巨大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習基礎弱,一直缺乏英語學習的經歷。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小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和機會比較稀少,對于英語的陌生感由來已久。試想一下,由于缺乏英語學習的土壤,英語基礎十分薄弱,他們一般情況下要到了小學三年級才能真正正式開始接觸英語,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之下,小學農村英語的開展效果自然是不容樂觀。
第二,農村學生對于英語有著無可名狀畏懼感。由于接觸英語的時間較短,對英語的畏懼感一直存在著,在他們的印象中,英語是一門十分困難的功課,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障礙。由于一開始學習過程中的“先入為主”,他們對于英語學習毫無好感,更有甚者甚至抱有嚴重的抵觸情緒。試想一下,在這樣一種心理背景之下,教師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會變得多么的無力和蒼白。
第三,家長對于英語學習完全不重視。由于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原因限制,農村家長的文化素質和知識面與城市家長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由于家長自身素質的限制,他們片面的認為只要學好數理化即可,對于英語學習則顯得完全的不重視甚至用不屑一顧來形容也不為過。由于家長的影響和限制,不少的農村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也不甚重視,在課堂上心不在焉,最終的學習收獲也是少之又少,整個學習過程毫無心得。
沒有學習經驗且學習基礎較弱是農村小學生的弱點,但是這個弱點如果教師善于利用的話,那么最終的結果也可能發生完全的反轉。沒有學習經驗的農村學生就像“一張白紙”,只要教師教學理念正確,教學手段先進的話,那么最終取得的教學效果勢必會變得出人意料、出其不意。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首要任務,學習基礎一旦打牢固,就算是現如今成績不能得到短時間的改變,但是后面的學習效果自然也不會顯得差強人意。同時,農村小學英語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樹立牢固的學習信心,不要對英語這么功課存在著莫名的畏懼感。英語學習雖然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學習方法正確,學習習慣良好,攻克英語學習“這座大山”不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難事。
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于十分缺乏約束力的年齡階段。此時的他們除了需要教師的教學之外,家長的配合也顯得至關重要。農村小學生家長應該改變傳統的固有觀念,重視英語學習,在家庭教育中滲透英語學習十分重要的基本理念。有了教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之后,學生原先對于英語學習的倦怠感能夠一掃而空,英語學習逐漸呈現出耳目一新的全新局面。
根據筆者的調查,不少的農村小學生之所有對英語學習一直提不起興趣,還有一部分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教師實施的教學方法十分的單一乏味,提不起學生的興趣。鑒于此,農村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采取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或者是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快樂學習,在潛移默化之下充分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和快樂所在。同時,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互結合起來,通過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活動為輔的方式全面提升英語教學的效果和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整體成效。
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對于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亦是如此。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學習的基礎,針對于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后勁不足的問題,從學習基礎做起,從學習習慣做起十分關鍵。在教學伊始階段,教師切勿急于求成,一點一滴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重中之重,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后面英語學習自然呈現出“一兩撥千斤”的效果。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切勿急于求成或者是好高騖遠,學習習慣的養成在短時間內似乎不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突破性的進展,但是正所謂“滴水穿石”,一旦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養成了,后面所有的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都將變得十分輕松愉悅。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解決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困難,全面提升教學效果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系統工作。每一個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立足現實和基礎,從農村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從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讓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