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志剛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油田氣化工科技公司, 陜西 延安 716000)
新時代黨建創新的價值維度,主要是指黨建創新的重要價值。只有充分理解了黨建創新的重要價值,才能為黨建創新提供充足的動力。具體來說,黨建創新的價值體現在以下方面。
中國共產黨承擔的莊嚴歷史使命,就是帶領人民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五中全會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在黨的建設方面,就是要具有創新思維,從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扎實提升黨建創新本領,使黨組織能夠有效應對時代挑戰,帶領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必然帶來一系列新的挑戰,這些挑戰既有來自國際的,也有來自國內的。近年來,國際上的變化對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影響最深的事件之一,就是一些大黨老黨紛紛失去政權。首先,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東歐一些原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或改旗易幟或宣布解散,標志著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巨大挫折。在社會人口流動方面,在改革開放以前,甚至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之前,人口的地域流動非常有限。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后,無論是階級階層構成還是人口流動都出現了歷史性的變革,其結果就是伴隨著新社會階層的成長而出現的社會階級階層的多元化。社會階級階層的新變化以及流動人口和流動黨員的出現,給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新時代的黨建創新必須對此進行回應。因此,黨建創新是我們黨應對現實挑戰的必然選擇。
推進新時代黨建創新,首先需要明確黨建創新的目的何在?推進新時代黨建創新,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創新,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推進新時代黨建創新要圍繞這一目的而進行。毛澤東提出思想建黨原則,其目的就是為了確保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占多數的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通過思想改造使廣大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擺脫非無產階級思想的束縛,確立無產階級思想的指導,保證黨的無產階級政黨性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從中國社會階級階層深刻變化的實際出發,提出把其他社會階層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是因為我們黨不但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且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黨多次提出“關鍵少數”的概念。關鍵少數的內涵,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關鍵少數是指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和黨的領袖人物。正如鄧小平曾經指出的:“只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有一個好的常委會,只要它是團結的,努力工作的,能夠成為榜樣的,就是在艱苦創業反對腐敗方面成為榜樣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也強調:“高級干部要清醒認識自己崗位對黨和國家的特殊重要性,職位越高越要自覺按照黨提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越要做到黨性堅強、黨紀嚴明,做到對黨始終忠誠、永不叛黨。”另一方面,關鍵少數是指各級黨組織負責人,也就是各級黨委書記,或稱各級領導班子的一把手。我們黨多次強調要選好配強各級黨委書記、分管黨建工作的副書記以及專職黨務工作者,就是強調要抓住關鍵少數。從黨建創新的實踐歷程來看,“關鍵少數”往往起了關鍵作用。從基層黨建創新的實踐來看,各級各地的一把手也是推進黨建創新的關鍵因素。正如有學者指出:創新型黨組織建設并不是在各地同步開展,而是有些地方率先進行改革和試點。通過創新型黨組織建設的案例可以看出,創新型領導者的直接推動是創新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因數。凡是創新型黨組織建設發展比較好的地方,必定與一個創新型領導者聯系在一起。因此,深入推進新時代黨建創新,要抓好各級領導干部隊伍建設,把各級領導干部建設成為創新型的領導骨干。
黨建創新歸根到底要靠廣大黨員積極參與才能成功推進。回顧黨建創新的歷程可以發現,凡是具有可持續可推廣的黨建創新實踐,都是獲得了廣大黨員積極參與和認可的。反之,有的黨建創新實踐之所以曇花一現,就是因為其主體相對單一,把黨建創新只是當作基層黨務工作者的事,沒有調動普通黨員和群眾的參與。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體現在黨內就是堅持以黨員為中心,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使每一個黨員都心中有黨,心中愛黨,心中憂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黨建創新的實踐中來,為黨建創新提供充足的動力和民主氛圍。 十九大強調,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如此,才能激發各級領導干部進行黨建創新的動力,為新時代黨建創新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