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穎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沈陽 110000)
我國的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其功效作用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公認的,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的中醫藥文化得以發揮它更大的作用來造福人民群眾。我國的中醫藥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以針灸為代表的中醫藥文化被廣泛應用于現代臨床中的康復治療部分。
首先,我國以針灸推拿為代表的中醫藥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針灸推拿與現代醫療技術相結合是適應我國目前社會發展現狀的。
隨著歷史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悠久的歷史和先人們積累的豐富經驗等方面來看,以針灸推拿為代表的我國中醫藥文化能夠有效的預防和治療人的生命健康。其中,針灸通過刺激人的一些穴位,能夠有效的提高人的自身免疫力和調節能力,能夠有效的減輕和緩解人體因病產生的不適,解決目前科學技術無法解決的一些疑難雜癥,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的身體機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但是,我國的中醫藥文化存在著不夠科學嚴謹的缺點。不管是在診斷還是具體實施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經驗性,對醫生的經驗要求比較高,不夠科學系統。

附表:戰國經絡和穴位關聯分布表
而在現代醫療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康復治療系統更加嚴謹科學,能夠對病人的癥狀進行綜合有效的判斷和確定,將現代醫療技術與針灸推拿相結合,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我國中藥技術的有利作用,提高針灸推拿技術的治療效果。現代醫療技術與針灸推拿技術相結合,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一個體現。能夠有效的針對病人的不同癥狀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一般來說,針灸推拿與康復治療方法相結合這一方法一般應用于腦卒中,顱腦受損,腦癱,脊髓受損,腰椎間盤突出,關節炎,骨質疏松等常見病癥。病人與醫生相配合,病人家屬積極參與其中,能夠有效提高病人病癥的緩解和治療效果。并且能夠相應的縮短病人治療時間,提高治療效率和病人的治療體驗。提高病人及病人家屬的滿意程度。
針灸術和推拿術在中華文明的中醫學中博大精深。被人們俗稱為中風的腦血管病癥其在中醫中判斷主要依靠中經脈和五臟六腑的理論治療。但是對于大量的且病情有較大不同的中經絡病患,缺少有效的評定標準;甚至有一些評定還停留在錯誤的做法之上,并且評定標準并不統一。中風屬于腦部的運動類相關神經受到損害,導致興奮遞質無法傳遞,這個時候在腦部發生病癥,并且在產生病癥以下的腦干部分和脊髓部分,仍然在釋放中。因病癥而產生運動障礙的軀體,其功能開始恢復時會產生姿態變化和協同動作等一系列變化。但是此類活動變化,只是最原始低級的變化,仍屬于不健康狀態。六階段測定法是在此類病變恢復過程中,優勢最為明顯的一種方法,并且在患者康復實踐中使用最廣。而筆者應用了多方位配穴現象并且根據中風時的恢復測定分期,對同一病理因素的不同時期制定了最好的配穴方法,并且有效避開了傳統方法中僅僅特定時期治療的有效漏洞。
物理治療方案是指使用溫度冷熱、水電和磁場或者使用器材與手法對患者進行各種物理治療的途徑和手段。
筆者詳盡的歸納了在頸椎病類型中,針灸與物理治療方法相互結合的多種方法,并且還定制了相關的評定標準,達到了優點與弱勢相互彌補的目標。使用針灸和器械物理牽引的結合新興治療方法經過多年的實踐驗證,已經成功在基層中廣泛運用。頸椎推拿和關節松動術相比,頸椎安全推拿力度更強,適用于關節有明顯錯位的患者。而關節松動術較為溫和,控制性較好,可用于關節頸椎僵硬的患者。在中風患者的復健過程中,將針灸技術與推拿技術和采用運動療法促進神經暢通相結合共同治療的方式,現在已在國內大范圍普及。
作業治療能夠使病患進行某種特殊性的體育鍛煉來提高患者的基本自理能力,并且恢復病癥,維持患者自身身體功能發展,促進病變處進行自我修復,預防殘疾。針灸的治療方法可以使人的經脈通常,調節人體氣血,除去身體濕痛,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但此病癥,必須結合關節的功能保護才能增強針灸的治療效果。作業治療方法,可以讓病患避免不正當的身體運動模式,以使身體達到與休憩平衡。此兩種方法互補明顯。
隨著社會生活不斷發展,我國的中醫藥技術越來越受到國內外人群的重視。針灸推拿更是引起了相關領域的注意。以針灸推拿為代表的中藥技術是我國從古至今人們聰明才智的結晶。其發展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但美中不足的是這一技術對經驗要求比較高,不夠科學和嚴謹,而現代的康復治療系統可以彌補一缺點,將現代的康復治療系統與針灸推拿相結合,是我國傳統醫學技術與現代醫療科技相結合的一個重要體現,其發展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