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丹
(江蘇省連云港海濱康復醫院(江蘇省連云港海濱療養院),江蘇 連云港 222042)
近年來,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對醫院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的護理服務范圍應不斷擴展,加強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護理服務質量,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現如今,醫院的護士在開展護理工作期間,工作壓力較大,在面對棘手的護理問題時,經常會出現無從下手及無法應對等情況[1],并且在高負荷及長時間的工作下,也會出現焦慮、厭倦及疲勞等情況,不利于護理工作質量的提升,對護士的身心健康,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提升護理工作質量,需要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到護理管理工作中去,為護理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
選取于2018年3月份至2019年3月份在醫院中的護士共36名,均為女性,年齡為21-32歲,平均年齡為(28.6±2.5)歲;本科有16名,大專有20名;已婚12例,未婚24例;中級職稱有12名,初級職稱有24名。
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到護理管理工作中來,(1)為護士發放心理學理論指導手冊,督促護士應每周定時學習手冊中的知識。(2)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建立微信公眾號,要求護士應關注微信公眾號,定期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與護理相關的知識,及時為護士提供護理上的指導,更新護士專業知識。要求護士需要將日常工作期間所遇到的問題及時做好記錄工作[3],對于自己不懂的問題應及時向其他護士尋求幫助,護士彼此之間進行積極的溝通和探討,將在工作中存在的緊張及消極心理狀態快速的消除掉,能夠積極的投入到護理工作中來,使護士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感。(3)組織護士觀看心理情景劇。秉承積極心理學理念,對護士進行積極、樂觀及正面的心理引導,通過情景心理劇體驗的形式,引導護士積極的參與到互動中來,彼此之間暢談自己在護理工作中的感受,以強化護士對積極心理學相關知識的進一步領悟[4]。為護士營造積極情緒心理氛圍,以此來減輕護士的生活壓力及心理壓力,緩解護士的緊張心理情緒。
對干預前后輸液相關并發癥、分診失誤、護理投訴、糾紛事件、意外傷害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進行對比;對干預前后護士情感及幸福感評分進行對比。
干預后護士的護理指標優于干預前,差異明顯(P<0.05)。

表1 干預前后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對比[n(%)]
干預后護士情感及幸福感評分高于干預前,差異明顯(P<0.05)。
表2 干預前后護士情感及幸福感評分(false±s)

表2 干預前后護士情感及幸福感評分(false±s)
注:相比于干預前,*P<0.05。
時間(n=36) 情感評分 幸福感評分干預前 4.32±1.73 6.56±1.15干預后 7.14±1.96* 9.25±1.72*
積極心理學主要是指運用積極的心態對心理問題和心理現象進行解讀,激發個人的潛在因素,為個人發展提供積極的力量。通過積極心理學的力量能夠幫助人們實現對內在資源的充分運用,促進個人生活品質及素質的提升,使普通人能夠在良好的條件下實現更好的生活及發展,激發人的潛能。積極心理學重在研究人類的積極個性特征及情緒體驗,為人們的積極心理提供建構力量,糾正心理缺陷,確保人類一切的生活均能夠在有目的及有意義的情況下開展。積極心理學,能夠將人們所存在的不合理觀念快速的消除掉,幫助人們樹立希望和信心,調動自身的潛能,促使自我能力的大大提升,改善了內心中存在的痛苦,使人們能夠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來[6]。
在護士護理管理工作中,運用積極心理學進行干預,確保護士能夠以積極的心理情緒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更好的面對枯燥的工作,工作幸福感大大提升,是提升護士組織績效的一種最有效方式。由于醫院中的工作較為繁忙,護理工作量較大,日常護理工作在實施及開展期間,護士需要經常面對競賽、評比、各級考核及檢查工作,導致護士的身心疲憊,若不能及時將壓力排解掉,不僅會導致護士出現焦慮及緊張等不良心理狀態,缺勤及離職現象也較為常見,促使護理工作質量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在護士護理管理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充分利用微信平臺,為護士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引導護士參與到情景劇表演中來,為護士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使護士的積極心理能夠得到很好的激發,舒緩護士在工作及生活中存在的緊張情緒及壓力,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為護理工作提供指導,感受生活及工作中的幸福感[7]。
為了確保能夠將積極心理學的作用及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應重視對護士進行自我效能感培養,鼓勵護士向他人分享自己在工作過程中的喜怒哀樂,倡導護士參與到科室護理管理工作中來,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培養自強精神,實現自我。以優質的工作質量,來提升自我效能感及自信心。現階段,護士的心理支持方式以理論講授為主,以案例為輔助,以此來緩解護士在實際工作期間所存在的焦慮及緊張等不良心理情緒,從逆境中來促使護士主觀幸福感的提升。
本文的研究結果為,干預前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為27.78%,干預后為8.33%,此項研究結果說明在護理管理中應用積極心理學護理管理方法,不良護士事件的發生概率明顯降低,是一種優質的護士護理管理方法,使護士能夠更好的應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升護理工作效果及質量。干預前,護士的情感評分及幸福感評分分別為(4.32±1.73)分和(6.56±1.15)分;干預后,護士的情感評分及幸福感評分分別為(7.14±1.96)分和(9.25±1.72)分。此項研究結果說明在護理管理中應用積極心理學護理管理方法,為護士的護理工作提供了積極的護理引導,優化了護士的情感體驗,增強了護士的幸福感,能夠以積極的心理情緒主動的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確保護理工作能夠有序的開展下去。
積極心理學指導護士在參與護理工作期間,應該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患者,注重激發護士的積極潛能,解決了護士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所出現的怠倦、焦慮、疲勞等不良心理狀態,防止不良心理狀態對護理質量的提升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醫院應尤為重視護士的心理教育,將積極心理學護理管理方法應用到護士的護理管理工作中來,使護士能夠深刻的認識到在工作中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的必要性,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工作成就感及幸福感。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中便可以看出,在護士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積極心理學護理管理方法,是提升護士護理工作質量的關鍵,使護士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及工作狀態,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大大提升,有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降低了醫患糾紛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