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
(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人是實現組織目標的關鍵。國企黨建工作內容涵蓋層面較廣,角度多元,更多時候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經營發展特點,找準黨建工作重心,在內容上不斷豐富,在形式上創新實踐。當前,國有企業基層黨務干部隊伍主要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一)黨務工作者缺乏系統的黨建專業業務知識,黨建業務能力不足。省屬國有企業的黨務工作者絕大部分是兼職,對黨章、黨的理論、黨史、黨內法規、公司黨建規章制度、黨建具體業務等缺乏系統和深入的學習,在黨建應知應會方面不夠“專”,達不到“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的要求,影響了黨建工作的實效。
(二)黨務工作人員的崗位設置、待遇、培訓、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等方面缺乏制度性設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積極性,導致“兩難兩低”現象,即“選拔難、安心難,素質低、地位低”,黨務工作人員隊伍不同程度地存在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主要是知識陳舊、專業偏窄、年齡老化的問題比較突出,亟須交流,調整優化結構。
(三)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的結合融合還需繼續加強。企業中認為黨建工作不是產生效益的工作,加強黨建工作甚至會給企業增加成本的思想還是存在。在黨建工作與生產中心工作的融合度、緊密性方面,需要在內容、方式、質量上繼續探索。
(四)黨建工作開展模式手段相對落后。在信息化大數據背景下,基礎黨建工作仍依靠傳統的會議模式、報告會、記錄學習筆記等方式,缺乏科學的形式與手段,工作模式過于滯后,無法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參與積極性,缺乏時代性。
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中,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現實環境和實際需求,這就需要創新思維,突出工作活力、參與力、吸引力,推進黨建工作取得成效。
(一)科學合理設置黨組織,配齊配強基黨務干部
上級黨組織應根據各所屬單位的員工總數和業務規模,對各公司黨群工作部門的設置和人員編制作出規定。各公司應根據生產方式、業務聯系、人員分布等不同情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科學合理設置黨組織。部分崗位人員較少、較為分散的,可根據情況設置黨小組。在黨支部設置時要配強支委成員,明確職責分工,堅持突出關鍵,選配一個好書記,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通的適應新常態的黨務干部隊伍。在選配黨支部書記方面,應堅持從黨性、能力、威信三方面考察,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質好、事業心責任感強、有群眾威信、熟悉黨務工作和生產經營業務,具備一定決策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的優秀人員選拔到基層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同時,為了與行政管理、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的便利考慮,從“一崗雙責”要求考慮,各黨支部書記一般應由中級管理人員兼任。人配齊了,黨建工作才能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二)創新方式,豐富載體,提升學習效果和業務水平
黨務工作人員隊伍是一個具有多種功能的整體,要有合理的知識、專業、年齡結構,使隊伍結構達到最佳狀態,發揮出結構整體優勢。黨的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都比較強,需要一個學習和掌握的過程,要在黨支部“三會一課”基本制度的基礎上,推進“互聯網+黨建”模式,充分利用“學習強國”、黨建智慧平臺等新媒體方式,通過集中輪訓、實踐鍛煉、崗位練兵等方式,要加強黨務干部培訓,提高黨務干部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同時要落實好“同職級、同待遇”政策,努力達到“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的要求,打造一支職業型、專家型黨務干部隊伍。
(三)統籌考慮,科學規劃,加強黨務干部職業生涯設計
探索構建多通道職業生涯發展體系,建立崗位、專業和技能三大序列并行貫通的晉升通道,積極開展“雙培養”工作,把黨員培養成為技術骨干,根據黨員、業務骨干的崗位和個人特長,通過壓擔子、輪崗鍛煉和教育培訓,把黨務干部培養成為既精通黨務工作,又熟悉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的企業復合型人才,促使黨務人員在實踐鍛煉中成長和成熟。黨務工作人員隊伍要通過雙向交流,有進有出,從而永葆活力。交流時要注意保持工作的連貫性,保留一批相對穩定的骨干力量,分期分批進行交流。黨務工作人員與行政業務人員的雙向交流應當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雙向交流應符合工作需要,又適合個人特點,有利于干部的鍛煉成長,有利于加強隊伍建設,讓黨務工作人員有地位、有作為、有奔頭。
(四)堅持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促進公司穩定發展
要持續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堅持企業的中心工作就是黨的中心工作,將黨建工作延伸至基層,把黨務干部配到基層。對企業黨務干部來說,既要熱愛黨務、精通黨務,又要把黨務工作與企業經營結合起來,融入到日常生產經營管理中,充分發揮政策法規宣傳員、安全質量督導員、內外關系協調員、思想工作疏導員的特殊作用,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黨支部要在全面貫徹落實公司黨委安排部署的基礎上,根據各自所轄部門的中心工作,開展具有各自特色和側重點的創建活動,圍繞“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穩定”、圍繞“降本增效、開源節流”、“破解難題、攻堅克難”發揮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