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田
(江西省吉水縣八都小學,江西 吉水 331603)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概念性和抽象性比較強的學科,因此學習數學不僅僅只是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重要的是針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比如,創新思維能力、轉換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概括思維能力、歸納思維能力等等。而這些思維能力并不是學生與生俱來的,都是在學習摸索中逐漸培養出來的。一直以來,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都是老師追求的目標,課堂更高效,學生學習效率則更高。數學課堂本身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老師一切從有利于學生未來發展的前提出發,根據教材理論指導并聯系實際生活,對現有教學模式,不斷進行改進、不斷進行完善、不斷進行創新,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教授學生知識,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主要陣地。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小學數學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都在不斷改變,新式的教學方法更符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經過改進后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如何能夠在教學中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教學中,以達成教學目標,現在根據實際教學中可能用到的幾種教學策略進行簡單分析,以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討[1]。
在小學數學課程開始前,老師首先應該深入研究課程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提前對課堂教學過程及內容做好預設。老師應該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年齡提點和學習經歷,以更有針對性的開發課程資源,創設更適合的教學活動,從而更高效得開展教學活動,保證課中的有限時間內每個學生都有收獲。課前預設非常重要,一堂課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事先老師是否進行了課堂預設。老師如果不能及時在課前把握好課堂教學目標,就會導致課堂教學出現混亂局面,且會使老師對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知所措的情況。老師不能駕馭教學過程,掌握不好快慢節奏,且對課堂教學不能收放自如,那么教學活動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因此,提前做好教學預設非常重要。老師要做到對課堂教學胸有成竹,對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想好多種對策,這樣教學才會游刃有余,課堂時間才會得到有效利用,教學效果才能更高效。
興趣是學習的原始動力,要使學生產生興趣,就需要設計學習情境,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由于小學生年齡特點,具有很強的好奇心,為使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數學課程產生興趣,老師在教學時就要精心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置身在數學的生活情境中,更好的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聯系,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還要創設操作情境,小學生具有好動的心理特征,通過創設操作情境,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小學生自我操作和探索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2]。
數學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科目,且數學知識可廣泛應用于現實生活。可以說某種程度上,學生生活經驗豐富與否,且教學中能否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都影響著最終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在教學中注重實踐活動,應該注重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并據此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在決問題中掌握數學知識。創設生活情境還可以培養學生自身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各種數學思維能力。
新課改以來,老師們都比較重視學生思維的深度,然而卻忽視了橫向思維的培養,并且隨著新課改越來越深入,老師們也越來越認識到橫向思維的重要性。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提出多種解題策略和思路,如此學生的思路自然就變寬了。教材中涉及對學生的橫向思維訓練還是比較少的,這就需要老師重點去引導學生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學習用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加強與別人的合作,通過互相交流獲得更多思路[3]。
從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發現,任何一種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都有其各自特點,任何一種方法都不能保證完美無缺,任何方法的適用過程和情境都有其局限性,但都要優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效率要遠遠高于傳統模式。因此,老師在運用時,可以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情況選擇不同方法。美國教育工作者富蘭克爾曾講過:“不存在個人情況下,對任何學生都行之有效的唯一最佳方法”。當前情況下,老師可以根據情況將多種方法配合使用。前提是,作為老師首先需要掌握各種方法的操作,靈活掌握的同時熟練運用,揚長避短,找出或設計出很符合自身情況的教學方法,并獲得最高效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