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素瓊
(北海職業學院,廣西 北海 536000)
網絡教育突破了地理與時間的限制,使得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網絡獲取到相關的知識。網絡教育開放、靈活的優勢,使得許多上班族也有了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拓寬了成人教育的渠道,使終身教育成為一種趨勢。
通過網絡教育,即使在偏遠山區的孩子,也能聆聽名家大師的講解,獲取到更優秀的教育資源,跨越了因地域等原因造成的教育資源不平等分配,使得教育資源共享化,降低了學習的門檻,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和成績。
在網絡教育中,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的內容及課程的進度,對于某些知識點可以反復觀看學習,有利于因材施教,極大地提高了個體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同時,網絡教育環境下,學習者的年齡不再受到限制,實現了班級授課制下的教學個性化。
網絡教育有利于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同時在傳統教育中,學生間的交流往往局限于本班間的交流,而在網絡教育中,則可以把天南海北的同學聯系在一起,通過論壇、答疑板等為大家提供更為廣闊的交流空間,使得教學活動的參與性更廣闊,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有些學習中心的老師缺乏對現代遠程教育的正確認識,沒有深刻認識到學習支持服務在網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沒有立足于為學習者提供適應其需求的、有效的支持服務。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責任心和服務意識不強,為學生順利實現學習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幫助不夠。
學習中心的管理人員大都是招聘進來的老師,學歷層次不高,遠程教學管理經驗不足,成效不理想。一些管理人員雖然工作時間較長,有一定的管理經驗,但缺乏對工作的思考和研究,缺乏創新意識,經驗式、粗放式管理占主導地位,導致為學生服務的能力有限,不能滿足學生對支持服務的需求。
網絡教育教育對象的開放性決定了網絡教育學生的多樣化,他們的學習動機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再加上成人在職學習的特殊性,工學矛盾突出,他們會面臨不同的學習狀況,會對學習產生不同的需求。然而,學習中心對學生需求的研究也缺乏針對性,提供的支持服務大多也是統一形式、統一內容、統一手段,缺乏有效性和個性化的設計。
網絡學習平臺上的教學資源和輔導資料主要由高校的教師提供,雖然他們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提供的課程資源很豐富,課程講的很好,但也不能充分解決學生在網上學習時遇到的各種問題。因為這些教師擔負著學校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網絡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沒有更多的時間給學生提供學習輔導及學習支持服務等。同時,學習中心配備的專兼職輔導教師很少甚至沒有,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
首先,移動學習背景下網絡教育學員,由于缺乏教師的指導,學習過程中常不能及時找到所需資源,在提供的移動學習資源中應注重其的交互設計,即注重導航菜單的設計,做到導航菜單簡單明了,主題知識突出,并充分充分利用學習平臺的互動性,盡量保證能給學員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有效的幫助,便于學員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其次,在充分考慮學員移動學習過程中的碎片化學習特點的同時,要注重移動學習資源知識點之間的完整性,各知識片段的組合應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結構的知識框架;最后,為了有效克服移動學習的外界干擾,移動學習資源的呈現應多注重任務驅動的情景學習模式,以期在短時間內使學習者集中注意力,完成完成任務并激發、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使有意義的移動學習能夠持續發生。
在移動學習背景下,學習中心更需要管理規范專業化的服務隊伍,強化教師與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能夠積極主動探索移動學習的規律,了解移動學習平臺的結構、功能,能夠及時解決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達到對學生自主學習監督、管理、輔助和輔導的作用。另外,作為學習中心要積極組織教師借助微信等平臺的高用戶粘度、強大的功能、便利的分享功能,建立學習中心的微信群,微信公共號,定時向學員推送本學習中心相關的招生信息、繳費注冊、作業提交、考試通知、畢業審核等重要信息,讓學員真正享受到移動學習便捷、到位的服務。
在移動學習的背景下,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管理意識,使得學習者能夠在快樂、愉悅的網絡學習環境中獲取知識、提高技能,獲得理想的學歷證書,從而能夠幫助各網絡教育學習中心大大降低學員的輟學率,實現學習支持服務的最終目標。為了實現此終極目標,需要網絡教育學習中心的管理人員及教師,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積極建設并綜合使用微信公眾號,QQ班級群、電話、短信、電子郵件等多種信息傳遞方式,在學生學習的前、中、后全方位、多角度的給予學生提供適合學員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
總而言之,在移動學習背景下,網絡教育必須要注重建設新型遠程學習模式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為學員提供優質服務,使學習者能夠順利獲得高效的資源服務、管理服務、個性化的學習過程、快捷的技術支持服務。因此,不斷完善移動學習支持服務系統,提高學習支持服務能力,是我們遠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