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陽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義寧鎮義寧小學,江西 九江 332400)
新課改的實施促進了教師整體對于教學方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教師總結和建立教學模式的熱情。在這樣的環境背景影響下,作為小學階段重點科目之一的數學,在進行教學時也必須順應潮流,恰當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通過教師隊伍水平素質的提升,教學技能的提高,促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數學素養的潛在培育。從而實現一線教師的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達成優秀的教學目標和效果。
教學是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實際上是為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使用的。新課改要求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為了達成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就必須對學生進行深入地研究。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孩子們的性格習慣等,進行教學風格的確立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從而有效促進課堂上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吸收。對學生的研究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性差異,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等形式來完成,通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促進師生的溝通。在課堂上盡量以引導的方式,通過提問等形式,促進學生的自主化思考,從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發展[1]。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將自己擺在學生的對立面,課堂教學不是教與學的良好結合,而是固化枯燥的老師教、學生聽。因此,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引導下,數學教師慢慢地意識到了數學教育不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是對學生進行數學素養的培養。在具體實踐中,就要求教師更多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占據學習的主動權,盡可能地實現學生對數學學科知識的探索和獨立學習。還可以通過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對個人解決不了的知識點進行討論,這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還能使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收獲自主攻克難題的喜悅,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培育和探索精神的建立[2]。從而實現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熱情提升,使其學習更加自覺和主動。
我國多年的教育實踐表明,要想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化課堂教育的效果,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就需要使課堂盡可能地處于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趣味性。而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情景化教學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手段,這一方法有效應對了小學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的特性,通過情境地創設強化學生的代入感,讓學生體會到課堂的有趣,促使他們學習起來更加積極,且愿意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自主思考。該方法還能加深學生對課堂的印象,使得數學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優化課堂教學,推動良好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實現,同時還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3]。
當前的教學方法有分層教學、引導式教學、情境化教學等等,不同的方法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比如情景式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代入感,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引導式教學可以啟發學生進行思考,促進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等等[4]。新課改對教育從業者教學手段的豐富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想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數學教師就必須積極主動地進行相關的培訓,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掌握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并積極將新方法投入到教學實踐中,通過實踐進行檢驗,然后有選擇性地提取適合自己的那部分內容,總結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在豐富化的教學手法的綜合運用下,最終實現強化學生數學素養培育的目標。
小學時期的學生有著注意力容易分散、在進行思考時不懂得思維發散的特點,因此就使得學生對于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在進行學習和理解時,存在一定的難度[5]。面對這樣的狀況,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形式,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對有關知識進行具象化的展示,使得理解起來有一定復雜性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起來,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同時,多媒體設備還可以將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進行結合,使數學課堂更加豐富,使數學知識更為有趣。從而提高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降低學生由于注意力難以集中而造成的學習效果受影響的狀況出現,從而達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想達成在課堂上對學生數學素養進行提升的目標,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培訓和鍛煉。依照新課標的要求,將學生擺在學習的主體位置;結合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有鑒別性地選擇適當方法來進行教學輔助,通過創設情境、加強互動等的方法,充分利用和發揮新媒體的技術效能,促進數學課堂上學生注意力的提高。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思考,自主參與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通過增強學生成就感來提高其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實現良好數學素養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