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麗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五里南湖小學,江西 九江 332000)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未來發展影響深遠。基于核心素養下進行的小學數學教育,首先需要小學老師們改變現存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主動且積極的對現在的教育模式進行創新,通過創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熱情,從而實現以核心素養為基礎進行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本文從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的教育意義著手,對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育方式進行了探討。
新課改中關于教育概念的闡述,是將核心素養融入教學中。在當前教育形勢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學活動的基本目標,任何數學活動都要考慮和結合學生未來發展需要,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個體差異,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灌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各方面綜合能力,并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教育不再只是單一的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響應新課改要求,緊跟時代潮流,然而現有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過于落后,未能體現新課改對當前教育的要求。這樣必然會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這就需要老師積極探索相關方法,將核心素養融入小學數學日常教學中,從而有效改善當前的教育漏洞和弊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所以,老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育時應該積極展開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幼小,自控力比較差,且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普遍好玩,而且由于數學學科是偏概念性的學科,教學過程相對比較枯燥乏味,所以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普遍學習效率低下。長此以往不但會影響學生的自身能力的發展,還會逐漸削弱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科的學習熱情。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在當前教育形勢下,老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育時應該有效滲透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1]。
隨著教育行業不斷變革,如今小學數學教育的關鍵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理念,所以培養核心素養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關系著學生的未來長遠發展。
數學的教育過程就是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所謂不會提問題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提出問題也是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能力的表現。因此,老師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和質疑,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肯定和激勵,并正確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且合理的提出猜想,對數學問題的猜想本身就是一種數學創新精神。老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對數學問題的觀察、分析、猜想、證明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在學習“圓周長”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正方形的周長和它邊長的關系,來猜測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可以根據學生的猜想,進行實際驗證。在這個過程中,不但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更形象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
眾所周知,數學建模是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數學建模不僅可以為數學的語言交流提供橋梁,最主要的是數學建模也是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一項重要工具。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數學課程的意義,還能有效解決現實問題。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在幫助學生構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個數學模型時,可以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相對應的量進行對比和分析,就可以簡單的得出,當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同時,當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同時,這兩者的面積必然相同。因此,就可以引導學生猜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底乘高。延伸到現實生活中,對于面積較大的平行四邊形,比如土地則可以引導學生轉變成長方形來計算面積。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數學知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和數學模型思想。
小學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比較密切的學科,很多數學知識可以運用于實際生活當中,用于解決生活當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小學數學當中很多知識和問題其實都來源于實際生活。小學數學課程與實際生活彼此聯系,不可分割,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例如小學數學當中最簡單的加減法運算,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計算方法,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需要通過加減法來解決。因此讓學生掌握加減運算,對于學生解決實際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培養學生數學意識及實踐能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3]。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在小學教育階段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如何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是教育工作者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為了達成新課改提出的最新教育目標,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我們應該以核心素養為出發點,開展有效的數學教學課堂,幫助學生提高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