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夢婷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第四小學,江西 撫州 344300)
數學知識只有應用到實踐生活中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已經成為新課改重點關注項目。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本身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就比較差,如果學習知識完全脫離現實,那學生的學習思維就會受阻,是不能達到教學目的的。為了讓現實性數學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價值,教師要在授課時注重營造適宜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在實踐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明確數學的學習思維和方法,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在不斷鍛煉的實踐中提高學習成績和技能,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以便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課堂教學現實性是將教學內容擴展到現實生活中,同時要經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引用到數學教學中,作為教學素材有機地滲透到教學活動中,為教學增添新的內容、賦予新的內涵,促進課堂教學可以更多樣化展開,拓寬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并且能更好地運用知識。小學數學教學強調現實性教學是將知識教學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是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靈活運用知識,以促成教學目標達成[1]。
引導小學數學教學向現實性方向轉變也是新課改的需要,是推進教學改革的一部分,傳統教學方法很難培養出全方位發展的學生。想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學生要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學會將課本上知識整理出框架,然后自己將知識填充進去,基礎知識鞏固之后要注重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樣才能穩步實現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將實際實例補充到學習內容中來正好是補充了課本的不足之處,兩者相互協調可以保證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知識,還能通過實際鍛煉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生活實例的補充還能使得教學資源更加廣泛,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便于學生從多個不同角度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發散學生思維,加深學生對社會的認識。
小學時期的學生年齡較小,雖然有好奇心但是接受的知識難度不能太大,思維太活躍導致注意力很難集中,想要做好數學知識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想要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要利用好學生的優勢提高他們的能力,將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和課本上的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熟悉的感覺,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識,深入地了解知識,便于學生在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做到舉一反三。現實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有更強的代入感,在解題的過程中存在感更高,自我認識和自我判斷的能力也就越高,邏輯思維能力也就越強。
通過研究和驗證,現實化教學更能讓學生處于思維活躍的狀態之下,在現實中隨處可見關于數學的知識,現實化教學可以將這些實例和數學知識完美地結合起來,讓學生不僅僅可以在課上學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并運用。在課堂外學習到的知識是鍛煉邏輯思維的養成,學習數學畢竟不能只依靠單純記憶數學公式那么簡單,還要通過實踐鍛煉才能做到融會貫通的地步。現實化的教學就是在強調運用知識,拋開傳統單一習題練習的方式,利用更多方式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接觸數學,從不同方面理解和運用數學,這樣可以增加知識運用的靈活性,更好地達到教學的目的,還能保證學生形成數學學習思維,為以后學習更困難的知識打下基礎[2]。
想要讓小學生主動在現實中運用和學習數學,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和家長要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發現知識運用的優勢,更加主動地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比如在學習圖形這一知識后,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身邊的物品進行分類,課桌面是長方形,電燈是圓柱體等等;在學習了關于時間的知識點后可以提問學生,“從家到學校走路需要三十分鐘,七點出發,幾點到學校?”讓學生在鐘表上將點數表示出來;在學習關于“人民幣”知識后,可以鼓勵學生在放學后和家長去買東西,觀察五十元能買到什么;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向同學們展示數學的重要性,也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解決日常的問題,這樣可以引起學生使用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利用效率,在長期鍛煉下可以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另外教師要注重工具的使用,利用教輔工具引起學生注意,在保證工具利用和課程有關的前提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意識到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的密切程度,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3]。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時離不開實際生活的,教師要對這方面有深刻認識,減少傳統教學方法對自己教學思維的影響,在授課的時候要將數學理論知識和生活技巧地聯系起來,通過現實性的教學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并深入理解知識。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畢竟有一定難度,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現實性數學教學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