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閬中市洪山中學 于春玲
相傳某天唐朝有幾位畫家在一起比試書畫,畫作的立意是群山有峰,幾位畫家都從山峰入手,將挺拔的山峰畫了進去,有的高聳入云恨不得高入云霄。唯獨畫家吳道子不同,他從山腰上的松柏入手,將山上的云霧和松柏描繪得逼真生動,松樹立于萬仞山腰之上,給人一種高聳形象的感覺。這種側面描繪的手法在寫作中也廣為應用。
側面描寫在語文作品中比較常見,是將描寫對象的側面進行一點的描述,不從正面對對象進行描寫的手法,將與想描述對象有關聯的產物進行細致的描寫,為對象的描述做好鋪墊。側面描寫又稱為“間接描寫”,該手法的主要特點就是不從正面進行描述,間接的從旁處下筆,通過各個角度為闡述描述對象的特點和特征。當下我國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多處描寫案例,本文通過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淺談自己對側面描寫手法的理解,剖析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眾多周知,文學作品中主要的表現手法是描寫,正面描寫可以直接的將對象說清楚,側面描寫不從正面角度出發,從相關人物事物入手,對描述的對象進行渲染和烘托,從而獲得獨特的藝術效果,這也是一種襯托的表現方式,襯托出作者想要變現的事物。
初中語文中有很多側面描寫的手法,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寫的《醉翁亭記》乃是經典游記散文。《醉翁亭記》一文主要是通過寫景敘事來表現作者與民同樂的情懷。其中,“滁人游”“眾賓歡”兩個場面,雖未直接寫作者,卻從側面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情懷。你看,那“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大家一路上熱熱鬧鬧,快快樂樂地與太守去郊游,不正是太守熱愛百姓,與百姓同樂的表現嗎?來到山上,你看大家玩得多開心。“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百姓的快樂,不正是太守的快樂嗎?看著大家玩得這么開心,“太守醉也。”太守表面上是喝醉了,實際上卻是陶醉在與民同樂之中了。通過描寫“滁人游”與“眾賓歡”,文章從側面很好地烘托了太守與民同樂的情懷。與正面描寫顯著不同的是,側面描寫得益于其缺乏直接描述的原因,沒有把描述對象固定化,給讀者細枝末節的暗示,將想象空間留給讀者,也給作者更好的寫作空間,作者可以通過各個角度將對象的形象展現出來,給讀者暗示的同時又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間,這既能豐富讀者心中的形象又能將生活中的形象藝術化,將讀者的生活進行了升華。
文學作品中側面描寫的手法不僅用于烘托氣氛,還可以用于故事情節的推動。文學作品中有些細節部分不利于正面描寫,可以通過側面描寫的手法將文學作品的細節描繪出來,給讀者側面的暗示。我國初中語文作品法國文學家莫泊桑先生的《我的叔叔于勒》中前半部分運用了大量的側面描寫,“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滿是皺紋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我心里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通過作者的視角將叔叔于勒的簡單形象勾勒出來,給讀者展現出了一個滄桑,飽經生活壓迫的形象,為后續情節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在該篇文章的上半部分,“據說他當初行為不正,糟蹋錢。在窮人家,這是最大的罪惡。在有錢的人家,一個人好玩樂無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稱他一聲“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難的人家,一個人要是逼得父母動老本,那就是壞蛋,就是流氓,就是無賴了。”通過我的視角將叔叔年輕時候的形象通過描述展現出來,也為后續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伏筆,也為后續故事情節的發展一道一定的烘托作用。
文學作品中正面描寫為主,正面描繪是文學作品的主要表現手法,但是文章中不可能全是正面描寫的表現方式,側面描寫的手段可以烘托文章的氣氛,使得文章不受限制于表現手法,給作者更多的表現空間,為正面描寫提供一定的補充,提升文章的表現力,也為文章的美感帶來一定的提升。《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所作,“銜遠山,吞長江”寥寥數語,寫盡洞庭湖之大觀勝概。一“銜”一“吞”,有氣勢。“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極言水波壯闊;“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文中通過大量的側面描寫洞庭湖的景色烘托岳陽樓,這種側面手法表現了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力,為文章的表現力和美感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
綜上所述,側面描寫是我國文學作品中較為常用的表現手法,其作用和藝術魅力遠不止本文所闡述的幾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國文學家蘇軾的詩中即闡述了側面描寫的使用理念,即通過多角度的描述對寫作對象進行充分的表述,有利于讓描述對象更加豐滿生動,為增添文章表現力提供一定的幫助。在初中語文學習和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側面描寫的技巧和運用方法,為初中作文的寫作打好基礎,認真學習側面描寫的寫作手法,可以提升文章的表現力和藝術價值,描寫手法不再單一,使得要描述的事物更加靈活生動,從而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和語言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