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新第一實驗學校 黃婉
聽、說、讀、寫是小學英語的四大基礎教學內容,他們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作用,共同服務于小學英語教學,但是傳統的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了一種教師獨自“思考”的畸形課堂環境,久而久之不僅教師覺得疲憊,學生也會因為大量重復性的訓練而感覺疲憊,甚至有的學生還會因此產生棄學、厭學等消極心理。所以說想要改變這種教學困境,就必須從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更新教學方法出發,以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游戲教學法是一種創新性的教育教學方法,適應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極大保留了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合作能力,符合素質教育對小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所提出的要求。
教師通過制定一定的游戲規則,將教學內容同游戲進行有機整合,與情景教學結合,設置特定的情景,鼓勵學生主動地參與、思考、合作和總結,在實踐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聽力教學內容枯燥。雖然教材在聽力教學內容設置方面從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出發進行安排,但是仍然可以發現,教材中的聽力訓練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還是具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為對話內容枯燥、無實質性的內容,這種聽力訓練無法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耳朵”,學生的注意力自然無法集中。
2.聽力教學方法單一。傳統的聽力教學方法多依賴于教師講解,通過反復多次地聽聽力訓練材料內容,學生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印象,教師接著進行講解。雖然這種方式能幫助學生建立語感,但是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并且教學效果不高。
1.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因為心理和生理發展并不成熟,對學習的重要性理解也并不到位,因此很多學生會把教師當成抵觸對象,不愿意、不主動與教師溝通在學習上的問題。游戲教學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不僅僅是教師,還是朋友,學習也不再是簡單地重復聽力練習,而是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性,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2.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游戲教學方法必然會涉及競爭和合作,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榮譽感,在每次通過游戲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將會大大增加,也會主動地接觸各種各樣的挑戰,有的學生在家中也會對英語對話產生興趣,如觀看國際新聞頻道,雖然聽不懂報道的內容,但學生的學習狀態是積極向上的。
3.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在學生愛學、樂學的背景下,教師的聽力教學內容推進更加順利,減少備課時間,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學生在聽力學習上的難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方案,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提高教學質量。
1.課前預設。在上課之前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入一種英語教學的氛圍當中,相比于一句母語,一句英語的教學方法,全英文的教學環境更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增強聽力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白板上展示柯南的卡通形象,讓每個小組討論人體各個部位的英文寫法和讀法,并在每個小組內隨機抽取一個學生聽教師的發音回答是身體的哪一部位,回答最好的小組可以全員獲得積分。教師除了在整個過程中使用英文外,還需要涉及多種類似的小游戲,不時地“換換口味”。
2.課堂操作。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是英語聽力教學的常見情況,為了讓學生的注意力回到課堂,教師也可以通過簡單的游戲讓學生投入其中。小學生對游戲存在天然的聯系,形式多樣,具有連貫性的游戲更是小學生的最愛,所以當學生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走神、課堂氛圍不積極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游戲教學法。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全部站起來,然后教師說一個指令,包括轉轉頭、伸伸腿、拍拍同桌的肩膀等,并逐步加深難度,像把左手放在右肩上等,學生逐漸感到吃力,同時也更加投入其中。
3.課后擴展。僅僅依靠課上的聽力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課后教師也要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拓展游戲教學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小學生的課業任務并不重,所以很多學生做完作業后都會看一會動畫片,教師在課上的時候可以以動畫片為背景進行情景教學,像用英語說“懶羊羊在睡覺”等,當學生看到相似的動畫情景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句話。另外教師還要同家長做好溝通和交流,在學習結束后跟學生一起進行對話練習,說一說自己白天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學生在學校里的所見所聞等,有利于增進親子關系。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的方法具有非常明顯的意義,不僅改革了傳統小學英語聽力教學效果差的弊端,還能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養成正確的英語學習習慣,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教師在游戲教學中發揮著核心作用,既是游戲的制定者,也是游戲的推動者,所以教師專業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游戲教學的質量。小學英語教師要建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真正將講臺“交給”學生,而教師則主要承擔的是“引導者”“學習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從多個方面觀察學生、總結教學效果,并以此為依據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同時學校也要承擔起教學方針制定和活動舉辦的責任,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益智活動,鼓勵學生踴躍報名、積極參與、表現自己,并逐步將游戲教學方法發展為本校的教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