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城區幼兒園 楊紅 許曉萍
我園“十三五”課題“指向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材料超市自主經營指導策略研究”,在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創造教育”思想引領和實踐運用中,通過幼兒參與材料超市自主經營的游戲活動,形成了自主、開放、共享的管理理念。
結合課題研究中的三個小故事,談談幼兒是如何通過參與對材料超市的建設和運用,促進自理能力,團隊合作、創新實踐意識的提升。
故事一:我的材料我做主——《我需要……》記錄本的出現
小語到點心店想吃米飯,可沒有米飯。她對工作人員小菲說:“我們一起去材料超市看看吧,說不定可以找到做米飯的材料。”倆人在材料超市轉了一圈,沒有找到滿意的材料。這時材料超市的小偉拿出一張紙,對小語說:“你們需要什么就畫在在紙上,我來幫你們收集。”小雨在白紙上畫了一碗米飯。《我需要……》記錄本誕生了。游戲結束時教師就對“記錄紙”作了重點點評,發動幼兒一起收集做制作米飯的適宜材料。全園師生、家長一起努力收集了很多制作米飯的材料:泡沫板、餐巾紙、白色橡皮泥、黏土……小語終于如愿地吃上了“黏土”米飯。
從小語想吃米飯到最后吃上米飯雖是一個很小的游戲情節,但在解決“米飯”過程中,幼兒遇到問題會互相溝通,會積極思考,促進了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第二個、第三個需要記錄也隨之出現,教師就和幼兒一起制作了《我需要……》記錄本。可中班幼兒受繪畫能力的影響,很多幼兒畫的東西其他幼兒看不懂,時間長了記錄的幼兒自己都忘記畫的是什么。發現問題后教師就適時介入,在幼兒的圖旁加上簡潔文字。看不明白時,可以圖文結合提醒。隨著《我需要……》記錄本內容的增加,材料超市的材料也不斷豐富和多元。
故事二:我的材料我選擇——建構游戲樂趣多
陶行知先生提倡創造教育:“由行動而發生思想,有思想產生新價值,這就是創造的過程。”在這里,行動是最重要的。幼兒在自主經營材料超市的游戲過程中,積極參與材料超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每一次游戲就是真正的行動。
周一來園,幼兒互相交流周末去哪里玩。發現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教師就請幼兒自己來當“小小設計師”玩建構區游戲,幼兒自主結合分成了四組材料搭檔。首先畫建筑設計圖,然后分工去材料超市選擇需要的材料開始搭建。瓶罐、紙盒、紙軸……廢舊材料在幼兒充滿創意的合作中,在幼兒靈活的小手組合下,變身為一棟棟蘇州建筑。開放的超市,自主的管理,共享的材料,支持了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創意表現得以實現。快樂的游戲活動,愉悅的情緒體驗,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各種材料變得更加關注,自主管理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做事情也更有責任心和堅持性。
故事三:我們的紙箱齊動手——材料引爆創意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必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創意來自幼兒愉悅的游戲,快樂的游戲需要材料的支持,材料能引爆幼兒的創意。
“雙十一”臨近,大一班材料超市中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紙盒。其中一個空調大紙箱,幼兒都很喜歡,圍著紙箱想法很多。
教師說:“好,有想法的小朋友都去想一想。愿意的話,把你的設計圖畫出來,然后來介紹。”有想法的幼兒很多,最后真的畫出設計圖的只有四位幼兒。
小羊:把盒子橫過來,挖兩個洞,做山洞,小朋友可以在里面爬。琪琪:把盒子吊起來,做成一個火箭。小銘:把盒子橫過來,做輪船的身體,上面再加其他小盒子,做成一艘大輪船。小言:想法很多,很特別的。要有兩個洞,要有門和窗。門到窗很大,所以還要有梯子,做成一個樹屋。
幼兒想法都很好,幼兒喜好也各不相同,怎么辦?大家同意舉手表決。小牛負責計票,統計結果:吊起來的樹屋5票,有梯子的樹屋10票,輪船最多13票。樹屋和輪船具體該怎么做?教師請兩人再次畫出制作步驟圖。得票最多的輪船設計者小銘沒有畫具體圖紙。做樹屋的小言畫出詳細設計圖。他把白紙一折四,每一個塊面就代表了紙箱的一個面。一面畫男孩、對面畫女孩,前面開個門和窗,男孩和女孩的兩面可以拍照,也可以到樹屋里面玩,實現一物多玩的功能。聽了小言的創意介紹,全班幼兒一致同意按照他的設計做樹屋。
有的幼兒畫圓,有的幼兒幫忙頂住紙箱,有的幼兒挖窗,有的幼兒開門,大面積的涂色活動大家一起參與。來園時、區域活動時……通過為期兩周的通力合作,美麗的“樹屋”終于完成,幼兒開心極了。有事、沒事都喜歡去箱子里面坐一坐,玩一玩,這個“樹屋”成了全班幼兒最受歡迎的秘密基地。
一個紙箱引爆了幼兒的無限創意,不斷挑戰箱子新的設計和制作,材料的運用也更加豐富和多元,設計制作了“紙箱機器人”“紙箱藝術展示臺”“海綿寶寶”……在一次次動手動腦制作過程中,在和一個個不同伙伴合作創作中,幼兒不斷收獲游戲樂趣,獲得新的經驗,促進協調溝通和自理能力的提升。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教師對幼兒游戲行為的深入觀察和解讀,發現幼兒的活動都離不開材料的支持,離不開與材料的互動,離不開與同伴的交流,越來越凸現“材料超市幼兒自主經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幼兒在自主經營材料超市,把游戲權還給幼兒。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不斷調整學習方法,積累經驗,豐富體驗,在自由寬松、多元的材料環境中主動建構知識,實現自理能力和良好學習品質的提升。真正體現了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幼兒游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