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
(遼寧省營口市衛生健康事務中心,遼寧 營口 115004)
近幾年來,艾滋病的感染例數逐漸增多,艾滋病感染者的死亡率也逐漸提升,嚴重危害艾滋病患者的機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艾滋病的積極預防和控制是全社會的重要責任,進一步提升人們對于艾滋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十分重要,促使人們對主要的傳播途徑進行積極預防等也非常重要。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簡稱,屬于一種較為嚴重的慢性傳染病。艾滋病發病主要是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目前據數據統計,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是非常高的,艾滋病被看作世界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艾滋病也有自己的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以及母嬰傳播,被感染后艾滋病病情發病較緩慢,但傳播速度較快,患者病死率高;一旦被感染后,患者將終身攜帶并對周圍人的健康構成一定的威脅。人免疫缺陷病毒侵入機體后,主要侵犯CD4+T淋巴細胞,從而引起人體內免疫細胞功能受損或缺陷,致各種嚴重并發癥、機會性感染、腫瘤等。
艾滋病不是一個單一的醫學上的問題,它的傳播與我們每個人的個人行為、整個社會以及文化等因素都有著直接的聯系。對于艾滋病目前還沒有可以完全治愈的方法或藥物,對其預防也沒有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它的傳播與個人行為,社會和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目前,尚無可治愈艾滋病的藥物,也無有效預防艾滋病的疫苗,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成為減少艾滋病危害的最重要的途徑。
目前,艾滋病的抗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治療藥物主要有三大類,多為聯合用藥治療,用于CD為350以下的病人,早治療效果好。第一,核苷類的反轉錄酶的抑制劑藥物,比如拉夫米定、齊多夫定等藥物,此類藥物能選擇性與HIV反轉錄酶結合,并摻入延長的DNA鏈中,使DNA鏈延長中止,從而抑制HIV的復制和轉錄;第二,非核苷類的反轉錄酶的抑制劑藥物,此類藥物能選擇性作用于HIV反轉錄酶的某個位點,使其失去活性或活性下降,從而抑制HIV復制。但此類藥物易產生耐藥株;第三,蛋白酶的抑制劑藥物,蛋白酶抑制劑能通過抑制蛋白酶即阻斷HIV復制和成熟過程中所必需的蛋白質合成,從而抑制HIV的復制。加強艾滋病的預防十分重要。經過宣傳教育實施有針對性的、有重點的、適宜的干預方法,積極改變以及減少人們的艾滋病相關危險行為,對于艾滋病的預防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對艾滋病的相關傳播途進行切斷主要有,第一,對性接觸傳播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情況進行積極的控制,在性接觸后應服用艾滋病的阻斷藥物,在性接觸6周之后接受HIV抗體的檢測,以便盡早發現盡早治療;第二,盡量減少吸毒者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情況,需要拒絕毒品,減少感染艾滋病的情況;第三,防止發生醫源性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情況,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可明顯減少感染艾滋病的情況;第四,對艾滋病在母嬰間的傳播進行積極阻斷,對于CD4+T淋巴細胞>200/μl的艾滋病孕婦,在其產前給予AIT,接受產程內治療和嬰兒治療,有一定的保護效果。由于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中以異性之間的性傳播為主,盡早的發現艾滋病相關傳染源,并進一步加強相關規范管理,進而有效控制艾滋病的傳播以及流行。
艾滋病的傳播與流行不只是生物醫學問題,艾滋病的預防和控制除了做好治療突破外,還要做好社會突破(治療突破即艾滋病的治療藥物與疫苗,社會突破即性行為衛生宣傳、性道德教育等),通過有效的途徑加強艾滋病的宣傳與教育,將醫學問題的預防轉向社會預防,將艾滋病的宣傳教育作為重點,通過一定的科學的科普方式進行宣傳教育。艾滋病宣傳教育的內容包括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等。對已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醫護人員應針對患者的絕望心理等,進行耐心的疏導。通過艾滋病的宣傳教育,讓人們認識到正常的溝通交流方式如握手,是不會被傳染的,以免艾滋病病人受到歧視或遺棄。
另外,要對艾滋病傳播的高危行為進行干預,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如在性行為中使用安全套,通過艾滋病的宣傳教育讓人們知曉在性行為中使用安全套是可以預防艾滋病的傳播的,并加強宣傳艾滋病的危害以及安全套使用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通過危險行為的干預,減少艾滋病的傳播機會。
總之,艾滋病預防和控制的基本策略與措施的落實,需要國家、政府及相關醫療機構、個人等全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加強艾滋病的防范措施。對于艾滋病的疫情,我們應選擇更為優化和先進的模型來進行感染數據的預測等,實現動態的疫情掌握,客觀準確評估疫情,做好艾滋病的預防和控制,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保證公共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