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英
(河北省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河北 涿鹿 075600)
《機械基礎》是機械專業中重要的基礎課程,在中職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由于現在普通高中不斷擴招,導致中職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文化基礎相當薄弱,學習文化課程倍感吃力;再有這門課程知識點繁雜,覆蓋面廣泛,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更加乏力。我們面對中職教育尷尬局面,如何實現有效教學迫在眉睫。我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對如何實現中職機械基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簡要闡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使學生產生興趣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教師要認真思索如何使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設置問題,留下懸念,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并持續保持主動的探索狀態。問題要精心設計,貼近實際,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我在講到機械傳動裝置時:學生要熟悉常用機械傳動工作原理知識,我們教師引就要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和靈活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我們可以結合教材和實際應用,需要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解決問題的欲望,因此上課就能集中注意力聽課,達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再如,分析液壓系統的基本回路時,我組織學生對問題進行充分討論,鼓勵大家各抒己見,根據工作循環的要求和步驟精心設置下列問題:工作循環的完成需要哪些必要的因素?各個液壓元件的名稱是什么?都有什么作用?
《機械基礎》這門基礎課程,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如果我們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沒有實踐進行驗證,就顯得非常難懂。實踐操作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可在課堂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機械基礎》教學強調了學生動手能力,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制作一套教具:每個小組通過合作溝通的方式完成,學生在制作教具的過程中,也可以對所學知識重新進行梳理,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的精神。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文化課程基礎薄弱,面對技術類課程,很難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通過直觀教學可以把許多抽象的問題和知識點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在直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實際操作,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遇到問題教師可以及時解答。在課堂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參與者,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努力鉆研,從而真正掌握知識。
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是培養的重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生產車間參觀和實習,在觀察和實踐中親自體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許多復雜的工作過程,如果僅僅靠書本是遠遠不夠的,通過現場參觀,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如,觀察車床中齒輪的傳動過程,這樣就可以加深對機械傳動的理解。
在教學的過程中,設計了問題和懸念,教師要給予學生討論的時間,使答案在熱烈的討論中產生。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他們才會深刻體會到答案來之不易,并有一定的成就感,教師要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聲音,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也可以提出質疑,在辯論中激發學習的熱情和潛能。
多媒體教學一改傳統教學方式的枯燥,通過聲音、影像、動畫等方式呈現教學內容,頗受各位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對涉及機械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的時候,動畫是最直觀、簡單的教學方式,動畫可以使枯燥的內容不再枯燥,使晦澀的知識變得直觀簡單,聲情并茂,充分吸引學生目光,解決學習中常常遇到的問題,活躍課堂氣氛。
《機械基礎》課程雖然涉及面十分廣泛,內容繁雜,但還是有一定的系統性,教師應遵循課程的章節和脈絡,明確教學主線,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系統掌握知識:課程有課程的主線,每一章有每一章的主線,圍繞主線開展教學,實現前一章和下一章的完美過渡,不會使學生有突兀的感覺;每節課開始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溫習前一節課的知識,了解知識的掌握程度。
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不能忽視。在明確教學主線的基礎上,教師要注重學科與學科的聯系,將知識串成一條完整的脈絡,使知識不再單獨存在,從而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圍繞一條主線,使知識互為聯系和補充,可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傳統的評價往往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這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會使學生對學習喪失信心。機械基礎課程更強調學習過程,最后的考試成績只是過程階段性反饋的結果,并不能代表全部。因此,我們要把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知識的過程,作為評價的參考依據之一:例如,每節課開始之前,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知識的溫習和鞏固,不過,這種提問方式卻往往收效甚微,課前提問一般是一對一的方式,被提問的學生并不能代表全體學生;教師還可以通過集體書寫問題答案的方式來進行知識檢查,教師根據每名學生回答情況,進行評價和打分。我們的評價就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這樣才會更加公正公平地反映學生的水平。
總之,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離不開教師的努力,教師必須仔細研究和鉆研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