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紅
(河北省隆堯縣城關校區義豐小學,河北 隆堯 055350)
班主任是學生心靈的導航員,是學生身心健康的醫生。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此時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維能力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工作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健康成長。由此可見,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在小學階段,我們要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以促使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呢?
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家庭應該是溫暖的、溫馨的,師生、生生間應相互關心、互相愛護,從而營造和諧、溫馨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來自集體的關愛,讓不同的學生享有不同的愛護。首先,對待后進生我們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心,施行“一幫一”的輔導,讓學生意識到教師并沒有放棄自己,從而讓他們重拾學習的信心。為了讓后進生獲得更大的提高,我們也可以借助團隊與小組的力量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以使他們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體會進步帶來的快樂,從而激發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讓班級煥發新的生機。其次,對待中等生要博愛,中等生是最容易被教師忽略的一個群體,我們應了解這些學生的心理,把握其特點,從興趣點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理解和尊重,從而使其感受到教師的重視而越發努力學習。再次,對待優等生要嚴格,這部分學生由于常常被人贊譽,所以難免會心生驕傲,因此我們要給予他們理智深沉的關愛,警鐘常敲,嚴格督促,及時提醒學生將自身問題扼殺于襁褓之中,從而給他們提供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無規矩不成方圓。”高效的課堂教學同樣需要嚴格的紀律保障,良好的紀律更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保證。為了保證教學活動高效且有序地開展,班主任可以在嚴格貫徹學校規章制度的同時制定班級紀律守則,從而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促進課堂教學順利開展。首先,要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營造和諧的班級風氣。其次,要創新懲罰機制,堅持“懲前毖后”的原則。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我們要以說服教育為主,耐心開導,反復教育,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使其樹立正確的思想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優秀班集體的構建只依靠班主任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作為集體的成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擔當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作為中堅力量的班委成員更是在構建優秀班集體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選舉班委成員的時候,不僅要堅持公正公平的原則,培養學生民主意識和平等意識,還要適當引入競爭機制,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和特長的機會,從而擇優選用,構建高素質的班委隊伍,以更好地發揮班委輔助作用。如采取“競爭上崗”“評分系統”的選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切忌不能以成績作為選舉班干部的唯一標準。
近幾年,小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作為班主任,我們也應對學生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期末考試到來之前,針對學生“考試的煩惱”這一心理問題進行輔導,讓他們在傾訴、討論、啟發中調整自己的心態,正確對待考試。另外,針對某一部分學生中存在的代表性問題,班主任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輔導,即將某一部分具有同樣心理問題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讓他們自主選擇活動方式,并在自主調節與宣泄中進行自我教育。如有些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具有一定的障礙,班主任就可以將他們劃分為一個小組,鼓勵他們充當不同角色,相互間進行交談,從而加強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若有學生存在個別心理問題,此時,班主任就需要進行單獨的、具有針對性的輔導,以幫助學生順利克服心理障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文化素養和思想觀念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重視家庭的教育。我們只有做好家校溝通工作,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事實上,建立學校與家庭溝通的橋梁不僅是為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下一步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同時也是為了消除家長的疑慮,爭取家長的支持,指導家長采用正確合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以協助班主任完成教學任務。在生活中,由于工作的忙碌,許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疏于管理,并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教育。也有的家長受到某些社會因素的影響,對現代教育充滿了憂慮,認為讀書無用,進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聞不問。還有的家長因為教育方式的不當不但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反而進一步激起了學生的叛逆心理,導致學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阻礙了教育活動的開展。對此,班主任要采取合適的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如舉辦班會或家長座談會,以借此機會向學生家長灌輸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宣傳科學教育方式,同時傾聽家長的心聲,接受家長提出的建議和意見,以增強家長對學習工作的認同感,使其支持、配合班主任開展班級教育工作,從而共同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總之,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只有加強自身的責任意識,并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不斷去嘗試和創新管理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從而保障小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