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以軒 葉 強 胡 鵬 曾 瑩 傅春華 王明誼 胡 媛 王紅偉
(1.成都中醫藥大學教務處,四川 成都 611137;2.成都中醫藥大學養生康復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7;3.成都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7;4.成都中醫藥大學離退辦,四川 成都 611137;5.成都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四川 成都 611137;6.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7)
教育教學質量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本文章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最終落腳點和歸宿,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切入點,結合高校實際與教學管理實踐,建立健全教學督導運行機制,落實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探索一種基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學督導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督導”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監督、指導”,英文“surpervision”,前綴為“超級、高于”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從高處來視察。高校教學督導是對教學過程的一種有效監測,貫穿于教學組織、檢查、指導、評價以及反饋的全過程,集中體現在督教、督學、督管、督建等。高校教學督導已經成為了教學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教學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自身教育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態度及動機、自我專業發展意識等方面的成長過程,即從新手成長為專家型教師的發展過程。根據教育規律 ,高校教師都需要十年左右的成長期 ,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
高校教學督導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間關系即教學督導通過隨堂聽課的方式對教師進行評價和指導,不斷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目前,高校教學督導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督導重“監督教師上課”,輕“指導教師提升”,因此,構建基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高校教學督導運行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
在教學督導實踐中,要構建“事前準備、現場評議、反饋指導、情況通報、跟蹤落實”的督導工作流程。第一,事前準備。在督導前,對工作目標細化,對督導重點做到心中有數。第二,解疑釋惑。在專項督導中,專家在認真審閱和檢查的同時,多與相關人員溝通交流,解疑釋惑。第三,反饋與溝通。在全面了解情況基礎上,督導組廣泛交流討論,形成集體指導意見,進行反饋與溝通。第四,歸納總結。教學督導后,匯總分析,提出建議,寫出書面報告,公布督導情況。第五,跟蹤落實。對課堂教學被評價為中等及以下的教師和專項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聽課,跟進落實。
這五步工作流程也可以理解為督導工作的準備、執行、反饋三階段,準備階段,督導組要有明確的督導制度、督導職責、責任分工、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工作計劃等;執行階段,督導組開展的一系列督導工作,包括隨堂聽課、專項督導、專項調研、跟蹤督導、培訓研討等;反饋階段,督導組可以通過聽課評議、督導總結、開反饋會、書面報告、宣傳海報等多種反方式進行信息反饋;要把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貫穿到督導工作的全過程。

準備階段為教師專業發展“定向”:督導工作制度及工作要求中除了明確督導的工作職責及分工外,更需要明確促進教師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才是督導的核心價值所在。督導雖為專家,但在如何幫扶教師,促使其教學能力的提升方面還要對督導組進行更為專業的教育培訓。執行階段為教師專業發展“把關”:督導執行過程包括隨堂聽課、專項督導、專項調研、跟蹤督導、培訓研討等,在執行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例如,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單一,理論聯系實際不夠,啟發少,與學生互動不夠,課堂紀律管理不嚴,教學內容不吸引學生,課堂氣氛沉悶等影響教學效果的教師問題要嚴格把關。反饋階段為教師專業發展“護航”;信息反饋是督導環節的最關鍵一環,督導組可以通過聽課評議、督導總結、開反饋會、書面報告、宣傳海報等多種反方式進行信息反饋,反饋信息及改進建議能夠幫助任課教師找準問題,不斷提升。高校教學督導機制作為教學質量監控系統的一部分就是依據教師教學信息的發現、收集、整理、分析、反饋、調控,從而達到一種閉環式的循環系統促進教師能力提升的。
高校教學督導工作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專業性、專門性和導向性,督導工作開展質量的好與壞跟督導專家素質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建立健全高素質的督導隊伍是完善督導運行機制的關鍵前提和重要保證。我校是一所文、理、醫、公、管等多學科、多專業、多文化、多民族的綜合性大學。教學督導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站在學生成長成才角度思考問題,但專家的知識再淵博也會有盲區,例如缺乏藏醫藥專業督導等,要使督導真正成為教學工作的幫手,成為教師教學發展的助聽器,就要建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專業結構合理、高素質的專業教學督導隊伍,不斷增強督導組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緊緊圍繞促進教師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做好督導工作,不斷提升督導水平。
教學督導是“了解教學情況、發現先進典型、反映存在問題、提供決策信息”,是學校“下情上傳、上情下達”的聯系紐帶,是上級與基層、領導與群眾的溝通管道;起著學校重要教學改革措施的宣傳、助推的作用,要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督導的工作方法,真正發揮督導的重要作用。
(1)小組和個人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督查形式
對課堂教學督導,采取小組和個人督查相結合的方法。可將督導專家分組,由小組集體督查。督導專家們通過集體聽課和討論,多角度、多專業、全方位觀察、分析和評價,評價的結果更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和公正性。集體聽課對中青年教師具有更大壓力和推動力,他們從與督導專家的交流中得到更全面的指導,對教師教學能力、專業水平的提高具有更好的促進作用。
(2)對新進教師、新辦專業等進行重點督查指導
新進教師缺乏教學經驗,不熟悉教學環境,一方面,存在教學質量不高的風險,另一方面,需要有經驗的督導專家幫助診斷問題,給予扶持和指導。督導過程中發現新進教師在教師儀表儀態、師德教育、教學文件的準備(教學大綱包括實驗教學大綱、教學進度、教案、教學秩序和紀律等)等方面的情況,應及時反饋學校,同時給予指引指導,和教研室、院系一起,幫助新教師站上講臺,站穩講臺。新辦專業往往存在教學條件準備不充分,專業課程設置經驗不足等問題,也需要有豐富教學管理經驗的督導老師幫助發現問題,協調、鏈接資源解決問題。因此,教學督導在對全校進行督查的同時,要重點對新進教師、新辦專業進行重點督查,真正做到督導針對性強,找準關鍵,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