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志
摘 ? 要:配電自動化作為一種信息化、現代化集成計算機管理技術手段,集中了計算機技術、數據信息傳輸技術、控制技術、現代化設備技術等諸多內容。客觀來說,配電自動化技術在實際投入運營管理工作時,具備可靠、高效等諸多優勢。本文將針對配電管理及配電自動化工作運行內容以及配電自動化實用的關鍵技術進行詳細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強化配電管理自動化效率的途徑。
關鍵詞:配電管理 ?配電自動化系統 ?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TM7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c)-0014-02
配電自動化系統可以有效的改進電能質量,最大程度向用戶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并且能夠有效降低配電運行管理費用,降低配電管理人員的勞動力投入。配電自動化技術在發展中國家運用的較為普遍,配電系統自動化管理程度較高,并且已經成形成了集變電站自動化、饋線分段開關測控、電容器組調節控制、用戶負荷控制為一體的配電網管理體系,有效增強了配電自動化的管理效率。配電自動化已經成為當前配電管理工作發展的最新趨勢,相比其他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配電自動化系統發展的時間相對較晚,配電應用綜合管理體系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但是配電自動化技術在我國一經發展,便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國家電網公司倡導下,國內一些地區的配電自動化技術已經達到了當前世界的先進水平,我國也已經躋身在配電自動化技術運用研發前列當中。本文將針對配電管理及配電自動化實用的關鍵技術及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1 ?配電管理及配電自動化內容概述
1.1 配電管理內容
配電管理是電力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其中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的領域也非常廣闊。配電管理工作內容,主要包含了計算機操作系統的配電管理、配電設備管理、配電活動管理、配電系統管理等諸多內容,包含了配電各個系統和環節的管理??茖W合理的開展配電管理,能夠有效保障電力系統、配電系統等各個系統順利運行,通過電力配電數據實時捕捉和分析,可以最大程度上掌握電力實施數據,并分析出當前配電工作實際情況。最大程度上調動起人力物力資源,確保區域配電工作科學合理的開展,保障社會生產生活所需要的電力資源。
1.2 配電自動化管理工作內容
配電自動化管理工作是通過對配電系統相關系數不斷設計和調節,在保障配電質量的基礎上,針對配電系統的各項內容進行科學的管理和分配,確保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正常運行,增強配電工作實際效率。在配電自動化管理技術的支撐之下,供電網絡的運行效率更快,配電運行的時間更短,若配電系統和配電環節出現問題,那么便可以第一時間找到問題的關鍵點,確保配電自動化管理效率。在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當中,最為關鍵的技術手段便是互聯網+技術,其主要的內容便是在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支撐下,實現大量的數據處理,確保配電系統的實時性管理,科學合理的開展數據信息分析,全方位的開展配電自動化系統實時監測。相比傳統的配電技術來說,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能夠實現省時省力,有效優化了傳統配電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供電公司的綜合經濟實力。
2 ?配電自動化實用的關鍵技術
2.1 FTU技術
FTU技術是饋線終端裝置,是配網自動化終端產品。FTU技術可以及時有效的捕捉到配電管理系統當中存在的故障,并且及時的針對故障內容進行隔離、處理,并確保故障恢復以及配電管理系統正常運行。FTU技術在實際開展設計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是全工業設計手段,即使在惡劣的天氣和氣候條件之下,也可以保障配電自動化系統正常運行。若在配電自動化系統當中,FTU技術水平達到D2標準,那么將柱上開關與FTU槽電氣結構進行匹配,那么便可以切實有效的實現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的檢測和維修。FTU技術另一大優點便是蓄電池在線智能維護功能,在此基礎上能夠延長蓄電池的壽命,確保配電自動化系統各項內容的正常運行。
2.2 開放式DMS技術
配電自動化系統當中所采用的技術平臺為開放式支撐平臺技術,在開放式支撐平臺的技術保障之下,具備分布式運行環境的特點。通過大型商業數據庫作為歷史數據庫,在軟件技術支撐之下,通過總線交換數據的形式,保障了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運行效率。此外,以DMS技術為基礎保障開放式DMS支撐平臺,能夠在IT、Internet技術的支撐下,構建出Database平臺,將配電自動化系統各項設備編碼、數據信息、數據建模的內容保持一致,做到信息源頭一致,確保系統拓撲信息統一。
2.3 SCADA與GIS技術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統,即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在配電自動化系統當中運用的也相對較為普遍。一邊情況下,SCADA與GIS(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術會有效的進行數據信息互聯網。這樣,便可以保障圖元在不同軟件、不同硬件平臺上的一致性。并且SCADA與GIS技術的運用,還能夠及時發現配電自動化系統當中故障問題位置,有利于確定故障點,為配電自動化系統科學化運行打下良好基礎保障。
3 強化配電管理自動化效率的途徑
3.1 提升自動化程式處理性能
配電自動化系統在開展配電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信息技術的調整與判斷,秉承“人機結合”的工作原則,實現的配電裝置管理和供電裝置管理。在此種基礎上能展現出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幾大優勢,可以借助自動化計算機檢測與定位的形式來判斷故障,并且還可以借助人腦、人的經驗來靈活的判斷故障,靈活選擇故障處理方案。但是客觀來說,供電管理體系的信息量較為龐大,若自動化程式自動化管理效率較低,那么直接會影響配電傳輸效率,甚至會造成配電裝置出現誤差等現象。所以,想要有效增強配電自動化效率,就應該不斷強化自動化程式的處理性能,以便于強化配電系統管理的實際效率。
3.2 實現配電運輸無縫隙接線
客觀來說,在我國電纜電線構建設計與實施當中,因為各種潛在因素的影響,往往會導致電纜電線接觸不良等諸多現象的出現。若出現電纜電線接觸不良,那么排查工作也會相對困難,直接造成了諸多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浪費。所以,配電企業需要秉承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的原則,在開展電力作業的過程中,使用靈活化、自由化電流分壓技術,科學合理的開展線路施工之后的電纜電線檢測,確保配電系統自身運行的精準程度,避免出現過多的成本耗費,最大程度增強配電系統的傳輸效率,保障我國供電系統的平穩發展與運行。
4 ?結語
總而言之,配電自動化管理已經成為我國當前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配電工作的科學化與實效性。在實際開展配電自動化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針對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當中的關鍵技術進行詳細分析,挖掘出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當中的優勢。在提升自動化程式處理性能的基礎上,實現配電傳輸無縫隙接線,展現出配電自動化管理的優勢,為我國供電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暉.配電自動化實用化關鍵技術及其進展[J].山東工業技術,2017(24):212.
[2] 莫濱瑋.配電管理及配電自動化系統實施中的關鍵問題處理措施[J].山西青年,2017(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