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
摘 ?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對大學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大學物理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改革,為更好的培養應用型人才,本文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的有效銜接,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及學生的學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學改革與實踐。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大學物理 ?銜接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c)-0242-02
Abstract: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model can no longer adapt to the reform of the new era. For the better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are proposed for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college Physics and High School Physic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And which include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methods.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College physics; Connection
隨著國家教育的深化改革,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國家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600多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逐步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物理學作為自然科學的核心,技術創新的理論源泉,其理論和基本方法滲透在自然科學的諸多領域。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大學物理作為理工科專業學生的重要公共基礎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落實到大學物理教學實踐中去,但是由于與高中物理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的學法上的諸多不同,如何做好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的銜接,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注重應用型,培養應用型思維是當前我校大學物理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及我校的做法,探討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的差異及有效銜接。
1 ?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的差異
在教學內容上中學物理涉及的是力、熱、聲、光、電學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規律,只討論簡單的理想化問題,而大學物理處理的問題更具有一般性,不僅要研究恒定矢量場問題,還需要研究加速度發生變化時的質點運動學和動力學問題,以及剛體的動力學、運動學問題等,需要用到微積分、矢量分析以及微分方程等,只有用高等數學知識才能使學生更系統和全面的理解和處理更具普遍意義的變量問題,這種思維方式和高中物理培養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中學物理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比較重視學生的感性認識及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教師對知識點進行講深講透,并配有大量習題練習。而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由于課時少,信息量大,課堂上教師往往快節奏地把知識點講給學生,主要以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物理知識結構為線索,上課幾乎沒有實驗,普遍存在重理論教學、輕實際應用的現象。這導致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缺失,與高等院校培養應用型轉型人才目標不符。
學生在中學時比較習慣接受式學習,學生對所學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思想內涵很少深入研究和思考。而大學物理教學中由于課堂的信息量大,學生對日常學習和課余安排的選擇更加自由、課后活動的多樣化,再加上部分學生沒有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等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從而逐漸對大學物理產生了厭學情緒,學習效果也就不會很好。
2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銜接的主要途徑
應用型人才不只是進行簡單的操作儀器,而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為核心的人文精神,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大學物理是學習工程技術的基礎學科,更是新型人才和現代工程師培養過程中不可代替的學科,物理學基礎的厚薄和掌握程度將影響到工程應用型技術人員在其實際工作中的適應性、創造性和發展后勁。如何讓學生從中學物理的學習中順利地過渡到大學物理學習,我校在探索大學物理課程體系的應用型改革中,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
目前許多大學對大學物理教學采用大班上課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學內容清晰展示的同時又能把許多難教的內容變得容易理解,但在使用過程中教師應避免成為幻燈放映員和講解員。充分利用第二課堂,讓學生去實習基地、實訓工廠等體會看得見的物理知識;增強學生對大學物理學習的實踐性,提高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教學的參與性,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鍛煉其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
2.2 充分結合所學專業、結合現代科技,學以致用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落實到大學物理教學實踐中去。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注重應用型,培養應用型思維。首先,教學內容保持先進性,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學科國際國內前沿新動向,力圖將物理學基礎理論在高新技術中的應用貫穿于日常教學中,將物理教學內容進一步貼近生活、貼近科技前沿。例如在講授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時,可以介紹我國的嫦娥六號探月計劃,在講解波動光學時,可以簡單介紹激光技術、光信息技術、光刻技術等相關知識,并聯系到日常生活中的光盤刻錄技術,激光防偽技術等等。其次,聯系實例、應用、專業講物理。依據所帶班級的專業特點對大學物理的各部分內容有所側重,適當地把握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例如,針對電信工程專業學生,我們以大學物理中電磁學、光學為主要內容來講授。在講光波時可以介紹光纖的應用或者與光纖有關的小故事,做到學以致用,使授課內容源于課本,又要高于課本。從“教會”學生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并使學生“會學”,培養學生培養技術創新的能力。
2.3 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大學物理的教學也需要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比如通過電子郵件、QQ群、微信群等進行學習交流,利用網絡進行網上答疑、自測檢查學習等,網絡自測能夠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質量,與考試成績正相關度高,建設品牌課程、特色專業,讓大家共享優質資源提高課程建設質量。
3 ?結語
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學習學法,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人才的培養目標,探討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銜接的主要途徑,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技術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做了一些改革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史艷華.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的銜接問題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3(20):127-128.
[3] 王瓊輝.淺談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教學的銜接[J].昆明學院學報,2015,37(3):52-55.
[4] 高敏.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教學的銜接研究與實踐[J]. 大學物理教學,2018(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