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璐靜

摘 ? ?要: 在國家關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意見指導下,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OBE理念,通過分析數字媒體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與行業專家共同制定了學生所面向的工作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調研,構建了“數字繪畫技法”應用型課程教學內容及體系,課程團隊同時對課程教學方法、授課形式、輔助教學手段和課程考核模式改革進行了細致的設計和劃分。經過教學實踐最終課程形成了由教師、企業專家、網絡學堂、課后講座共同授課的三維立體教學模式。
關鍵詞: 數字繪畫 ? ?成果導向 ? ?應用型課程改革
一、數字繪畫技法應用型課程建設
2015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強調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辦學應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立行業企業合作發展平臺,創新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深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改革;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數字繪畫應用范疇已經幾乎涵蓋了依托計算機技術的所有視覺藝術創作活動,例如插圖設計、動畫美術設計、游戲、影視、多媒體技術等。數字繪畫的出現使藝術觀念產生了變革,數字繪畫課程被越來越多的藝術類高校納入專業必修課程。數字繪畫技法課程是北京聯合藝術學院數字媒體專業大三學生的專業課程。該課程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及北京市建設文化中心的時代背景,依托于首都文化創意產業和數字媒體行業,為學生學習動畫、影視、交互類課程相關內容提供了很好的鋪墊,也為學生畢業后從事動漫設計、影視美術設計及交互設計動畫設計等工作打好了基礎。
二、基于OBE理念數字繪畫技法課程體系的建設
課程團隊通過總結該課程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結合自身特色和首都經濟發展需求,并學習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縮寫為OBE),對數字繪畫課程進行了應用型改革,經過一年多的改革探索,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調研:首先依據數字媒體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和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分析得出畢業生基本要求和中學生需要掌握的核心專業能力。其次,教學團隊和行業專家共同分析了本課程今后面向的工作崗位,理清了學生所面向的工作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同時項目組論證了本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之間知識點的補充與銜接關系,確定了學習本課程學生應達到的十一種能力。最后,項目組和企業專家通過對當前國內的動漫、影視、交互行業常見的數字繪畫風格技法進行歸納,同時對學生喜好的數字繪畫風格進行調研。課程團隊綜合了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和調研,重構了課程內容體系,淘汰了落后、過時的教學案例,吸收反映當今數字繪畫優秀CG作品,增強了學生在專業技能上的學習能力,加強了與后續專業課程的融合,對“數字繪畫技法”應用型課程進行了深入探索。建構了教學目標五維度、教學內容六模塊,預期獲得十一種能力,利用網絡學堂和當今多媒體技術手段構建了課上與課下相結合的三維立體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數字繪畫技法”課程應用型教學內容的制定,對數媒專業畢業生在本門課程中具備的能力進行梳理,同時采納了企業專家、學生等多方面的意見,較好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整體課程的內容安排由淺至深、層層遞進、逐層深入。
為了使本次授課收到最佳教學效果,使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相統一,課程團隊邀請行業專家共同探討,關于學好數字繪畫的最有效方法,以幫助教師和學生正確掌握講授和學習的方法,進一步保障課程教學效能,產出更多的優秀成果,順利實現課程的預期目標。項目組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上更細化,針對不同教學內容設計了課程激勵措施和教學方法。
三、授課形式、內容和輔助教學手段的劃分
為了實現課程教學目標,保證教學內容和體系之間具有較好的協調關系,課程團隊細致劃分了授課形式、內容和輔助的教學手段。將課程學習形式分為課前、課上和課下。
課前:通過網絡學堂使學生掌握數字繪畫軟件的操作基礎,節省課上時間,同時使用微信等手段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不掉隊。
課上:通過校內和企業專家共同授課,掌握數字繪畫的基本繪畫流程,掌握設計方法。課程中以中小案例鞏固所學技法,通過大案例與真題掌握時代步伐與發展方向。
課后:聆聽業內專家講座,熟悉產業實際流程與規范。專家進課堂和課后專家講座的視頻教學都上傳到網絡學堂幫助學生復習。網絡學堂中的案例庫和設計資源幫助學生提高能力。
四、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輔助教學
為了更好地輔助授課,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彌補課時有限的不足,軟件基礎命令的操作和特色功能部分被壓縮,學生對軟件整體應用功能認識不全和用時較長的數字繪畫案例難以展開等問題,課程團隊基于當前的課程設計,依據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進行網絡學堂的教學設計和引導,使學生利用網絡輔助教學平臺構建和知識。設置了七個不同的模塊,分別是課程推薦電子書、繪畫軟件基礎、案例教學補充、能力提高、行業前沿、設計素材、作業題目。多個教學模塊的設立,有效幫助學生提高了專業能力,滿足了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需求,更好地達到了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分層教學的目的。
五、企業項目進課堂
通過與企業建立的合作關系,課程在期末大作業環節引進企業實體項目。在期末大作業過程中,企業教師注重在創作經驗上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任課教師關注每個項目組與項目總體的時間進度和項目組的實施情況,課堂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制作,給學生留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活動時間,并適度放松,學生遇到制作難題一定要及時幫助,接近截止日期時,應給予學生更多鼓勵,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項目進度管理,避免學生產生疲倦心理。指導過程中注意審查小組分工,并在每次小組匯報項目階段性成果時,小組成員分別指出自己的完成內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要注意觀察每組成員的工作情況,防止少數人產生依賴心理。
六、應用型課程考核模式改革
通過本項目的實施,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開展過程化考核和多元化設計,包括日常考勤10%,平時作業10%,階段性考核作業30%,以及期末綜合性大作業50%。同時為了使結課作業成績更加客觀,作業成績由企業專家評價和任課教師評價的平均成績組成。同時增加企業導師與課程教師共同給出學生的期末成績,參與學生作品的評價環節。
七、結語
當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數字繪畫藝術已經成為新媒介繪畫藝術表現形式之一,越來越多的數字藝術家的加入,給影視、動漫游戲等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效益。當今的數字繪畫教學不再是教與授的單向傳遞關系,應利用互聯網媒體優勢和多維度的學習模式,為學生不斷拓寬學習渠道和空間,促進學生在藝術、技術和行業知識方面全面發展,幫助學生順利邁上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8]廖祥忠.數字藝術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2]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3]楊云春.淺析數字繪畫對傳統繪畫藝術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4,27(2):155.
[4]分形圖形[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43817.htm.
[5]曲文強.數字繪畫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
[6]馮民生.我國高等美術專業教育呼喚研究性教學[A].張幼云.融合·互動·創新:中外美術教育比較研究[C].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7]維克多·羅恩菲德,著.王德育,譯.創造與心智的成長[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