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青 孫子建
摘 ? ?要: 多媒體作為一種高效現代化輔助手段,正以不可阻擋之勢涌入課堂教學中。巧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表達和交流能力,而且對培育新一代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具有指導意義。本文針對多媒體在英語課堂的審美應用進行價值分析,以推動課堂質量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 ?小學英語 ? ?應用價值
“MCALL(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可以為學生同時提供聲音、語言、圖形、視頻等交互信息,便于為學生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1]。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中展示一些音樂或者美術有關的作品不僅僅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更可以給學生直觀生動的體驗,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生只有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才會對本堂課的課題產生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認知速度才會占有一定的優勢,從而積極有效地投入接下來的學習中。
一、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思維
在情境中學習英語是比較好的一種教學方法。比如講授“Light”這個單詞時,在第一個班主要采取教師講授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光存在我們生活中,利用光可以制作出許多藝術作品,并且讓學生欣賞教材中幾幅靜態的作品,這堂課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氛圍不夠熱烈,最重要的是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光的魅力所在。在第二個班利用多媒體技術,首先在導入中播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焰火作品《大腳印和笑臉》及開幕式的燈光場景效果圖,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并且對光與音樂、繪畫等的聯系有初步的把握。這樣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既拓寬了學生的創作思路,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又為學習Light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再通過感官的刺激及教師的直觀示范加深理解。合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設計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僅僅利用教材讓學生接受信息,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根據有關專家科學實驗的結果,人類感官對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視覺占83%,聽覺占11%,觸覺占3%,味覺占2%,嗅覺占1%,而綜合刺激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在此類課型中,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發揮視聽結合、聲形并茂的優勢,讓學生多感官地參與感知,在腦海中留下具體的、深刻的、鮮明的印象,啟發直覺思維,提高課堂效率。
二、變靜為動,突出教學內容
“新課標規定:課程以對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征”[2]。視覺形象主要來源于古今中外無數經典美術作品,以往的英語教學需要教師搜集大量的圖片和資料,然后靠教師口頭講述,這樣教師工作量大且很難全面展示,學生也會覺得單一乏味。“而依靠多媒體技術,可以快速準確地搜集形式豐富的資料、圖片、視頻、文字等,教師在課堂動動手指就可以為學生展示每一幅作品的詳情,突破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擴展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大飽眼?!盵3]。在“Full Moon,Full Feeling”一課中,大量的圖片、視頻資源會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讓學生自主學習。
“多媒體走進英語課堂,利用強大的文字、圖形編輯能力,復制、粘貼、放大、縮小、旋轉等基本操作,按照自己的指令可以快速地繪制出想要的圖形、色彩,提高作品的可修改性”[4]。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展示一幅畫要花費不少時間,而且僅限于靜態的圖。當一堂課對圖像的變色變形等存在審美需求時,以往的教學方式難以實現,若利用電腦技術,就可以簡便地動動電腦鼠標完成,并快速地在電腦屏幕上展示。所以,相對于以往的呆板的教學模式,多媒體不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信息,而且節省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教師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提高課堂品質。在欣賞類課型的教學中,教師會大量搜集資料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美感。但是即便是用心準備,學生仍很難欣賞到其中的精髓,本該生動活潑的欣賞課變得枯燥乏味。借助多媒體輔助,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對學生加以刺激,讓學生接受精準的情感思想,把握學習重難點。在旅游課型中通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帶來視覺沖擊,更好地感受國外建筑物的美感,通過一定技術為學生進行動畫展示,使靜態的變得立體化,有助于學生全面、多角度地理解。
三、有利于學科發展,豐富教學形式
社會進步對各學科教學都有新的要求,英語學科也不斷發展。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的提高,使英語教材不再像以往那樣靜止單一,而是課題形式越來越多元化。在作文課的電子思維導圖中,學生體會到電腦繪圖便捷、有趣的特點。對于這節課教學,多媒體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用具和學習用具,電腦繪圖就是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手段。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探索電腦魅力,通過繪制有趣的電子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對英語作文的興趣。同時讓學生體會電腦方便快捷的特點。正是多媒體設備的普及,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接受多媒體教學技術,讓教師和學生適應英語學科的發展。英語學科的教學成果是很難通過一場考試展現的,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創造等能力。基于這樣的效果,它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但是學科與學科是有一定聯系的,比如On the Farm這一課就需要學生把握音樂和英語之間的聯系,導入時可以用Old Duck Had a Harm,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不僅僅促進本學科的發展,還可以跨學科實現整合型研究。
使用多媒體教學,淡化以書本作為唯一教學媒介的教學模式。新課標的提出要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以往的英語課堂只偏重學生的英語能力。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游戲和英語技能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既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又體現新課標的視覺性、人文性、愉悅性,既可以提高課堂趣味,又可以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展示課中學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選擇多樣的適合自己的展示方式”[5]和手段,使評價標準多元化。
四、有利于師生溝通,促進情感交流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更多的不是技能或英語方面的專業知識,而是提高學生對生活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一節完整的英語課,除了有教師的指導和示范外,還要有學生創作和展示環節。加強學生交流,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評價,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傳統的小組活動中,學生只能了解到周圍幾個同學及教師給出的評價,缺少良好的互動。利用投影儀不僅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最大限度地實現交流,還可以通過對英語作品進行局部特寫、縮小等操作,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作品的特點,便于師生交流,進行針對性講解。因此,利用多媒體展示這一環節,為學生提供開放平等的學習環境,在此進行溝通、切磋與交流,不僅增長英語知識,更提高學生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在融洽的教學情境下,共同探討一些問題,讓教學變得充滿魅力,充滿人氣,使教學不僅僅是教師在教書,更通過師生之間的探討,讓學生獲得知識,實現學習目標,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作為一門培養創造力、發展思維情感的學科,英語并不是教會學生多少知識,或是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英語達人,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熱愛生活、善于表達和觀察的人。因此,學會溝通和交流,加強英語課堂的人文性,注重學生的情感表達是非常重要的。
五、有利于學科升級,發展英語教學
利用多媒體可以更快地接觸前沿的發展動態,有利于英語學科的升級。日常生活越來越要求公民掌握一定的現代網絡技術。教師肩負著培養學生的責任,不僅要有完善的學科知識體系和教育教學能力,而且要有積極創新為學科發展的態度。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與最前沿的信息技術接軌,獲取最新最全面的教學資源,并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進行英語學科的教學改革。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加強不同地區英語教學之間的交流,促進英語學科的升級,讓英語學科向更深層次發展。
六、有利于組織教學,開創教學方法
教師在利用課件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把課堂的導入、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及作業的布置都安排進去,可以很好地掌握教學進度,教學思路也會比較清晰。將教學逐漸由教師的“教”轉變為教師的“導”,利用多媒體創設問題,采取活動教學方法、情景法,引導學生用觀察發現法學習。小學生對于藝術感知較弱,思維特點正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需要教師提供更具體的學習任務與材料。利用活動教學法可以更好地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目標,它是調動所有感官參與的一種方法,要求結合理論與實際生活。只有利用多媒體技術信息交互的特點,才能更好地運用這一方法。情景法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如果有多媒體的輔助將發揮最大的功效,聲畫結合,將教學情境打造得更加具體、多彩,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引發相應的情感和態度,促進英語學習。
七、結語
多媒體輔助小學英語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啟發思維;使課堂變得妙趣橫生;使教學形式更加豐富,有利于英語跨學科發展;有利于師生溝通,加強情感交流,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有利于組織教學,開創新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陳郁.美術教學模式在新技術條件下的創新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03):172-173.
[3]陳倩.談多媒體美術教學優勢[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2016(05):143.
[4]王偉林.多媒體技術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34(12):113-115.
[5]田海青.基于MCALL的高職英語文化環境激發策略探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3(0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