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
摘 ? ?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體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是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因此在實際教學教育中要強化教育引導,增強更多學生的認同感。
關鍵詞: 多媒體環境 ? ?農村學生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農村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由于受到教師、學生、學校和社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今后教學中要積極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將其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一、農村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原因。
一些教師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并不是非常透徹,在認知上過于零碎化和表面化,沒有做到有意識、有目的地為學生傳輸。一些教師只是在思想品德課堂上對學生簡單灌輸,教學方法陳舊,導致課堂氛圍不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加上農村學生的教學條件較差,教學設施不夠完善,教師難以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資源為學生開展生動趣味的教學活動。學生的理解不夠透徹深入,如部分學生只熟知富強、民主、自由、和諧、平等、愛國、誠信、友善等,對于其他方面并不了解,沒有形成系統性的認知。
(二)學生原因。
中小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生活閱歷比較淺,社會實際經驗較少,思想認知不夠成熟。而一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一味約束學生,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
(三)學校和家長原因。
雖然新課改已經全面實施,但是在一些農村學校并沒有全面展開。加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仍舊將分數第一作為教學觀念,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待加強。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一些學校和家長希望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學生壓力越來越大。
(四)社會原因。
在社會交往中,由于中小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導致一些學生的自控力、心理素質和社會責任感薄弱。
二、多媒體環境下對于農村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的積極作用
(一)豐富了思想教育的內容。
多媒體不僅豐富了思想教育內容,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寬廣的學習視野和空間,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還能給思想教育工作搭建良好的互動平臺,從而加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速度。并且教師、學生、家長能有效互動,促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
(二)豐富了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可以將生動抽象的思想教育轉化為形象有趣的內容,通過圖片、聲音和視頻等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的觀賞,為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調動學生的感官,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還能在課堂上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促使師生共同參與到互動交流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及時吐露出來,與教師進行心靈上的溝通,促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深入。
(三)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多媒體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得到很大提升,能變以往的被動式學習為自主學習。學生在多媒體環境下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料,了解到更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識內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通過學習,找出自身的不足與缺點,然后積極尋求幫助,促使其全面成長。
三、多媒體環境下農村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方法
(一)積極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要提升農村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然離不開良好校園氛圍的感染和熏陶。因此教師及學校領導要積極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搜集更多的勵志故事、誠信故事、教育故事等,通過宣傳欄、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在課間活動、午飯時間,教師可以搜集各種各樣的先進事跡,選取幾名學生,通過廣播形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內容。此外,學校領導還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將其納入學校校風校訓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發揮課堂教學作用。
課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的主要渠道和載體,因此在多媒體環境下教師一定要運用好多媒體教學資源,充分發揮課堂的教學作用。首先教師要積極借助多媒體教學資源,搜索各種各樣的教育主題,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任務。并且在課堂教學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和有意識地為學生灌輸,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一步一步地開展。其次教師要正確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知識轉換為圖片、視頻和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要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高尚的情操。最后要積極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為學生建立一些紅色網站和愛國網站,讓學生利用課堂上、課堂前或者課堂后時間積極上臺操作瀏覽,了解更多的價值觀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與學生針對改革開放及現代化建設過程與成果進行交流討論,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討論中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建設是提升農村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和前提,因此教師要積極運用多媒體環境。首先要不斷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學習培訓,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技能,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清楚認識到自身的責任與價值。其次要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強化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技巧,為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與能力。最后積極借助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學習各種先進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積極與資深的專業從業人員交流討論,強化自身教學能力。此外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通過自己正確的言行舉止感染學生、熏陶學生,讓學生嚴于律己,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型人才。
(四)引入先進典范,發揮榜樣引領作用。
先進的典范事例,對于模仿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講,能夠發揮良好的榜樣引領作用。先進的典范事例可以起到目標性、方向性和典型性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為學生展示更多的誠信友愛、團結互助、愛崗敬業的小故事,然后在學生之間建立一種相互激勵、評價的機制。通過美德少年、三好學生、陽光少年、環保小衛士、法治小公民等評選活動,促使學生爭先恐后地參與學習實踐,學習典型的事例,領悟深刻的感受。此外,學校還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環境的作用,通過大屏幕將每位學生的所作所為分享給更多的學生,定期組織學生觀看好人好事電影,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五)定期開展實踐活動。
活動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節假日定期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文化實踐活動,如植樹節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參與植樹活動,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看哪一組種的樹多,為哪一組頒發筆記本、文具盒等獎品。學生之間相互競爭、相互合作,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六)加強學校、家長與社會之間的聯系。
要提升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協助。家長與社會人士要高度關注小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不能將責任與義務全面強加于教師身上,否則難以取得顯著的成效。學校階段的價值觀教育不能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還要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生活實踐,在實際活動中讓學生將所學基礎知識付諸實踐,才能深刻地牢記在學生心里。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授學生要愛護環境,尊老愛幼,尊師敬長,和諧相處,那么教師就要利用班會或者周末時間,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的基礎知識展現在教師、同學和家長面前。其次,教師要與家長加強聯系,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等,定期將學生的表現發布在群里,這樣家長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教師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在家里及社會生活中的表現。不僅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全面需求,還可以不斷提高價值觀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多媒體環境下提升農村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積極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發揮課堂教學作用、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引入先進典范,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定期開展實踐活動、加強學校家長和社會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叢瑞雪.多媒體環境下農村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策略研究[J].現代交際,2018(20):154-155.
[2]林嶺俠.班會活動有效促進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策略研究[J].少男少女,2018(30):23-24.
[3]張信容.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7):1-4,28.
[4]殷東俠.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踐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