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深度學習的理念已經被眾多教育實踐者推崇,深度學習聚焦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協調性,力求實現教學活動的多元化和立體化,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激發學生的潛能,這將會對小學數學未來課堂的構建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分析深度學習與數學思維下的小學數學未來課堂構建,首先整體介紹深度學習的相關概念與方法,進而提出小學數學未來課堂的構建方案,最終得出統一結論,希望能夠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深度學習;數學科目;未來課堂;導學;互助學習
目前,小學教育仍然處在課程改革進程之中。實施全面改革后的未來課堂應該是全面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研討的趣味性課堂。目前教育工作者在展開教學時應當進一步將深度學習的教育理念融入小學課堂教學之中,樹立三維教學目標,靈活運用任務教學等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上獲得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三個方面的提升,提升課堂質量,為我國未來課堂的構建貢獻力量。
一、深度學習的概念及方法介紹
最初提出“深度學習”概念的是美國的著名學者馬頓和薩廖,他們認為深度學習是從認識理論知識到實際參與實際,逐層深入研究本質問題的一個過程。深度學習理念可以廣泛運用于我國各個階段的教學活動之中,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探索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合理分層教學,把零散的數學知識進行系統化整理教學,落實數學課堂的信息化與系統化。上海師范大學的黎家厚和何玲曾經對深度學習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展開深入研究,其中在《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一文中,他們指出在深度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需要先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然后通過批判性思維去看到問題,構建基于自身理解基礎上的知識體系,然后進一步展開知識遷移,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問題,由被動接受知識逐漸轉化為主動探索。
二、深度學習在數學思維下小學未來課堂構建方案中的應用
1.深度學習在未來課堂小組合作教學構建方案中的應用
在信息技術的普及之下,未來課堂必將是信息化的課堂,學生通過多媒體探索未知領域的學科知識,課堂變得豐富有趣,小組教學也顯得尤為重要。深入學習要求教師能夠合理幫助學生構建學習互助群體,方便學生進行學術交流。深度學習需要學生在理解老師所講解的概念的基礎上和身邊學生共同深入探索并交流經驗,從而獲得升華的學習體驗。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自我認知能力,不同學生都具有獨特認知以及學習經驗,形成互動群體將會有助于學生之間的經驗交流,進而實現深度學習。舉例來說,教師針對四年級下冊的“公頃和平方千米”展開講解時可以先提出具體概念,讓學生初步認知,然后給學生布置討論任務——針對生活中的測量單位展開認識交流并對教室面積進行估算。然后教師可以適當引入“兩位數乘兩位數”章節的知識,布置面積計算的題目并讓學生根據數字的大小對比實際填寫合適單位。如此進行教學設計,學生不僅可以實現深入交流合作,同時也可以了解后面章節的知識,加深印象。
2.深度學習在未來課堂導學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尚未具備合格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教學。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設置綜合分析以及應用的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首先教師需要制定詳細的研討計劃,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布置導學案,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學生根據導學案中思維導圖的提示預先瀏覽教材內容,標記自己尚未理解的地方,在課堂上向其他學生或者教師尋求幫助。同時,導學案設計也應該實現新舊知識的聯結,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在完成導學案的過程中,學生會按照相應的思路熟悉理論知識并產生自己的疑問,在課堂上學生的疑問將會得到解決。學生在深入學習之中逐步實現課前預習,將深度學習真正扎根于課堂導學教學之中。例如六年級數學教師講解“圓柱與圓錐”時可以進行知識整合,讓學生按照導學案中的思維導圖梳理圓柱和圓錐的形成方法、體積計算方法以及表面積計算方法,同時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并在課堂上提出自己對于圓柱和圓錐概念以及應用的疑問。
三、結語
為創設高效未來課堂,教師應當將深入學習理念貫徹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小學數學科目的教師可以給學生合理分配互助學習群體讓學生在交流之中深度學習數學知識,并且利用導學案培養學生獨立預習,有所質疑。數學是基礎性學科,數學教學工作者應當首先對學生進行興趣引導以及知識介紹,然后進一步培養學生在預習、討論以及質疑中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共同創建未來課堂。
參考文獻:
[1]金永梅.活動的深度決定學習的深度:對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幾點認識[J].數學教學通訊,2019(22):9-10,20.
[2]馮莉秋.構建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的有效策略:以《乘法分配率》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8):26-27.
作者簡介:李冰(1968.11—),男,漢族,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職稱:中小學一級老師,學歷:大專。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