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靜蓮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表演活動,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讓學生通過參與課堂表演活動,充分領略到文本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講述和表演故事的過程中,充分體會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根據我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介紹了幾種課堂表演的具體應用策略,希望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教學;應用
一 巧用課堂表演,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經常會呈現出枯燥、壓抑的狀態,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降低。課堂表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讓學生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中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因此,課堂表演的開展,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知識范圍為基礎,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主動性。
部編小學五年級課文《將相和》是由“完璧歸趙”“澠池大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情節組合而成的,塑造了藺相如和廉頗二者的人物形象及將相之間“和——不和——和”的過程,贊揚了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先國后私的高尚品質,以及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從而充分凸顯出二人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家國情懷?;诖耍揖妥寣W生自由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情節進行表演,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又能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 巧用課堂表演,增強學生信心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表演課文內容,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對新知的探究欲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識。尤其是針對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教師可以適時地組織學生展開課堂表演活動,既能加深學生對文本中心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自信心,從而提高整體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獵人海力布》一課的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我就組織學生進行了課堂表演活動。首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加深對文本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掌握,揣摩人物的神態、語氣等。其次,分角色扮演文本人物,將文本故事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學生對文本對話內容的朗讀和理解,加深了他們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朗讀與表演,靈活把握了文本中每一個人物的語言特點,并將他們的對話過程及動作表情等,都表演得淋漓盡致。對課文內容的表演,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在表演過程中領悟文本內涵,還有效地提高了他們學習新知的欲望,從而促進了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與提高,增強了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
三 巧用課堂表演,培養學生創新
小學語文課本中不乏精品范文,每篇課文都堪稱是文學典范,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每篇課文中都有作者的寫作目的和內涵,被作者巧妙地鑲嵌于課文的字里行間,甚至是標點符號之中。因此,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思想的體會,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表演,引導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感受文本中的情感意蘊,讓學生在文本意境中,與文中人物產生情感共鳴,從而走進文本人物的心靈深處。同時,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文本語境,對其留白之處進行適當的補充,有助于學生在已有感悟的基礎上,產生全新的體驗及感悟,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及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仍以《獵人海力布》一課為例,我在引導學生表演文本內容時,重點引導他們演繹了“海力布勸說鄉親們趕緊搬家”的感人故事情節。首先,引導學生想象和分析:海力布只有三句臺詞,雖然情真意切,但是應該怎么演出來呢?鄉親們的想法是什么樣的,怎么演出來?隨后,我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對這些內容進行個性化的發揮,使得最終的表演更具創造性。這樣,讓學生在情境表演中理解課文內容,可以快速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加深對文本內涵的掌握。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開展課堂表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與實踐運用能力的提升。這也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注重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作用,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策略,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體驗,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揮自身的課堂主體性,促使自身語文素養獲得全面提升,從而為小學語文課堂增添無限生機。
參考文獻:
[1]孫紅.如何巧用課堂表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J].華夏教師,2019(15):44.
[2]葉五洲.教育是藝術 課堂是舞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表演”[J].課程教育研究,2018(15):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