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通過游戲能夠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游戲中獲取知識、從玩兒中認識世界。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不僅能夠讓孩子們增長知識,還能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與認知能力等。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幼兒園教育教學的現狀,探究幼兒園教育教學游戲化的方式。讓幼兒們在游戲中學習理論知識,通過游戲化的教學引導孩子們形成良好的品德修養。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教學;游戲;運用
幼兒園的孩子們正是喜歡玩耍的年紀,大多數幼兒園的課程都是以做游戲為主,孩子們通過游戲來學習知識。游戲不僅能夠幫助幼兒開發智力與動作協調的能力,同時還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品德。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通過游戲的方式,能夠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目前,很多幼兒園已經采用了游戲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一、 游戲化教學的概念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游戲是人類社會獨有的行為方式,游戲的目的是讓人們從中感到快樂。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游戲的種類與方式也越來越多。人們對游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成年人的游戲不同,幼兒的游戲沒有規則,沒有制式化,只需要從游戲中獲取快樂。
游戲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幼兒園階段,通過游戲的方式培養孩子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將游戲滲透進教學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讓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可以通過游戲獲得滿足感。在日常教學中加入的游戲元素,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的角度去設計游戲環節。同時,在教學中設計的游戲環節,不僅要能夠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還應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在游戲中感受快樂。因此,有效地將游戲滲透入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就顯得非常重要。通過游戲的手段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調動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各種的游戲環節讓幼兒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 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在幼兒園的教學中,通過游戲讓幼兒收獲快樂,同時,還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并且能夠培養幼兒的創造性。但是很多幼兒園在日常教學游戲化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 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在許多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教師和幼兒缺乏互動。教師常常以填鴨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往往會形成教師說、幼兒聽,并且由教師帶領幼兒去做的現象。教師習慣發出一些動作指令,讓幼兒們按照指令去做。這樣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也讓幼兒對學習缺乏主動性。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要改變現有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目標,注重幼兒園教學的綜合性與趣味性。加強教師的教育理念與綜合素養以及教學技能等。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的學習。
(二) 過于關注游戲的外在形式
雖然在很多的幼兒園教學中都有游戲的環節,但是卻達不到教學的效果。有很多游戲的開展只是為了讓教師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并沒有真正地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游戲只是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許多幼兒對教師設計的游戲活動并不感興趣。這讓游戲化的教學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很多教學活動,雖然加入了多種多樣的游戲內容,但幼兒只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卻并沒有從游戲中收獲到知識。
(三) 游戲內容成人化
目前很多幼兒園的教學中,往往以傳統的方式進行各種技能的訓練,孩子們對學習的內容不熟悉,雖然加入了游戲的環節,而教師設計的游戲卻忽略了幼兒在這個年齡段應該具備的知識水平以及性格特點。導致幼兒在教學中,感受不到學習新知識的快樂,不能開發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的時候要注重符合幼兒的特點,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參與到游戲當中,并體驗學習知識的美好。
三、 將游戲化教學滲透進幼兒園的教學中
(一) 創設游戲情境教學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情境,讓幼兒們扮演其中的角色,例如:教師給幼兒們欣賞《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這首歌,讓孩子們分別扮演歌曲里的警察以及撿到錢的小朋友,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幼兒們學會了歌曲,還能從中得到啟發,培養了學生拾金不昧的道德品質。
除此之外,很多幼兒園對幼兒的啟發往往是通過音樂的教學,通過教幼兒唱歌或者擊打樂器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各種樂器,培養幼兒對樂器的認知能力,還能增強幼兒的節奏感。教師教會幼兒認識一些樂器,然后通過擊打樂器,讓幼兒去辨別是由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教師還可以彈奏一首歌曲,將幼兒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使用一種樂器,教師告訴幼兒們在彈奏某一音節時敲擊某種樂器,讓幼兒們都參與到歌曲的演奏當中。
(二) 快樂識字游戲教學
“教育從娃娃抓起”,很多幼兒園已經開始教幼兒學習一些簡單的漢子,教師可以開發一些識字游戲來進行教學活動。例如:看圖識字、猜字游戲等。當教師教孩子們認識蔬菜或者水果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幼兒播放動畫或者影片將蔬菜與水果展現給孩子們,讓孩子們通過觀看視頻,對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蔬菜、水果加深印象,根據蔬菜、水果種類的不同讓孩子們對其分類,也可以讓孩子們通過觀看視頻,發揮想象用筆畫出來。
通過識字游戲的教學,能夠開發幼兒的智力、創造力與記憶力。通過提高幼兒在學習中的興趣與熱情,確保幼兒能夠自覺、快樂的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游戲化教學不僅能夠滿足幼兒“玩”的心理需求,還可以通過識字游戲,開發幼兒動腦與動手的能力,幫助幼兒快速的掌握漢字。教師可以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三) 趣味數學游戲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除了教會幼兒認識簡單的漢子,教會幼兒欣賞音樂,還應該教會幼兒學會最基本的數學運算。由于幼兒年齡小,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根據幼兒的思維水平與接受能力,直接給幼兒講解運算規律不僅調動不了孩子們的積極性與興趣,還會讓孩子們感覺枯燥甚至聽不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教學將數學知識趣味化,將游戲融入數學知識當中,通過讓孩子們參與游戲達到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例如:教師在教孩子們計算5以內的運算,可以將孩子們喜歡的物品,以5以內的數量擺在孩子們面前,通過一些游戲取走或添加物品,讓孩子們數數面前還有幾個。通過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加深幼兒對5以內數字運算的掌握,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 提高游戲化教學的策略
(一) 取得家長的信任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進入幼兒園時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學,但是當他們看見幼兒園的教師在教學中帶著孩子們玩游戲,就會誤會教師沒有認真教學,認為教師不夠認真負責。這是家長們的一個誤區,很多游戲環節可以將語言、數學、健康等知識融入一起,通過游戲讓孩子們掌握更多的知識。教師應與家長溝通,講解教學游戲化的重要性,讓家長對“游戲教學”給予支持與信任。
(二) 控制游戲的時間
由于幼兒的年齡小,且不同年齡的幼兒思維與注意力也不盡相同,年齡越小注意力越不集中。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時,應把握好游戲的時間,時間過長孩子們會產生倦怠的情緒,時間太短教學內容又不充足。因此,握把游戲的時間在游戲化教學中也很關鍵。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讓孩子們從游戲中學習語言、數字、音樂等知識,從游戲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運用好游戲化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幼兒在游戲中理解知識,還能夠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與此同時促進幼兒園教學活動改革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李萬順.幼兒園游戲與課程整合的途徑探究[J].名師在線,2019(22):23-24.
[2]鄧敏.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對于游戲的運用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9(20):114.
[3]吳艷.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學周刊,2019(23):175.
[4]石玉珍.探究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和結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9(20):140.
[5]張金蘭.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基礎教育論壇,2019(14):39-40.
[6]蔣玉蓮.探析民間游戲在農村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26):176.
[7]陳安寧.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當代教研論叢,2019(2):136.
作者簡介:
閆迪,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市九臺區葦子溝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