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燕
摘 要:通過長期教學實踐發現傳統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代英語教學,陳舊的教學方法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應該及時調整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性
英語課堂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陣地,對學生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新課改深入鄉村,需要教師在不斷實踐中摸索教學經驗,轉變教學理念,打破傳統教學的弊端,提高課堂效率,找到適合鄉村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一 優化教學設計,創設趣味情境
新課標給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需要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打破傳統教育對教師的禁錮,改變傳統教學中過于重視語法和詞匯的教學方式,立足學生實踐,注重學生的運用能力。同時教師要避免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應著眼于學生興趣,通過科學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并且,教師在教學時,也應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力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突破,在課程開展前,要進行課程設計,保證教學內容能夠被學生接受,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通過提高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愛上英語,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學習熱情能夠推動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動力,因此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并且不斷調整教學模式,找到最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的課程方式進行英語教學,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打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例如,在進行《Do you like bananas?》教學時,教師可以聯系生活情境,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使學生融入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其創設春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并且在教學時,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猜詞游戲,通過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其投入到課程學習中。
二 打造趣味課堂,引導自主探究
打造趣味課堂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鄉村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將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更新自身教育理念,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初中生對未知事物充滿興趣,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分析學生興趣愛好,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入教學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將英語教學和學生的愛好相結合,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水平,并且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例如,教師在進行《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教學時,可以為學生營造聚會氛圍,并且邀請學生參與其中,降低學生對英語的理解難度,在聚會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練習英語對話,并且教師能夠通過聚會情境,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學生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有效提高英語溝通水平。
教師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自主探究效率。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為其設置學習目標,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討論,提升主動學習意識。例如,教師進行《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究,教師也應為其安排學習目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行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討論中掌握詞匯要點,學會語法和句型,小組探究還能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印象,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 給予思考空間,強化課后訓練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教師講解過程,教師很少傾聽學生發言,課堂上通常都是教師在滔滔不絕地講解知識要點,學生很少有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并且初中生的自制能力較差,教師長期“滿堂灌”,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復習不及時,教學效果明顯受到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調整教育觀念,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進行實踐,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檢驗,同時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為其布置相應的練習作業,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例如,進行《Will people have robots?》教學時,教師給學生講完will相關知識點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為其布置訓練作業,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加深學生對一般將來時態的理解。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根據教學情況轉變教學理念,及時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對學生的興趣引導,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實踐環節,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另外,教師要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主動探索,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明.鄉村初中學校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