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艷 楊建壯 宋元文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職業素養較高的復合型技能型高職人才已成為高科技企業的渴求重點。[1-2]尤其是在生產方式發生重大轉變的冶金工業,高職人才能否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要求,能否在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開拓出自己獨有的就業道路,這給高職文化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3]因此,基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需求,亟需開展高職教學改革,將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有機地融入文化課程中,開展高職課程內容重構,采用符合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發展方向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從而達到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目的。[3]本文以《電解鋁生產工藝與設備》課程為例,重構了課程內容,加強了實訓與實習環節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并創建了新型的考核模式。本項教學改革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顯著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高職學生除了具備扎實的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外,還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合作素養、心理素養等綜合素養。課題組通過走訪調研、查詢國家相關職業標準與資料、調查問卷和小組討論等形式,基于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要求,提出了《電解鋁生產工藝與設備》課程內容重構的實施方案,開展了實踐教學。根據電解鋁生產現狀和模擬現在情境教學的特點,課程內容分為電解鋁基礎知識認知、鋁電解的正常操作、異常操作,及特殊操作四個模塊。同時,摒棄了老師課堂講授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教學方法,采用了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學生主動參加實踐的體驗式教學模式。教師講授教材中重點知識并有意識地對職業崗位進行描述,學生在理論教學后進入實訓室操作軟件和設備。學生不僅對課程內容和崗位職責形成了理性認知,還通過實際操作,增加了對職業素養的視覺與觸覺認識。因此,這種教學模式改革一方面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顯著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動手能力和自我職業規劃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采用情境設計、任務驅動、項目引導、案例分析等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由被動接收轉變為主動探索,融入老師的教學實踐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例如,在電解鋁的異常操作知識教學中,教師首先借助工廠異常操作的案例分析電解鋁職業特征和行業概況,強化學生對該職業的理解,激發學生職業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使其樹立高尚的職業夢想。教師將異常操作分為處理病槽與處理陽極多組脫落、滾鋁、壓槽兩個典型任務。學生利用實訓室的實訓設備與操作軟件,針對老師下達的案例要求,分組開展任務內容查閱(冷槽的表現及危害、熱槽的表現及危害、陽極多組脫落、滾鋁、壓槽的表現及原因、漏爐發生的原因及預防工作),根據任務內容分組并在組內合理分工,按照各崗位角色實施具體工作。最后匯集任務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討論分析問題原因及解決措施,并撰寫工作單,分別由學生和老師進行點評。
充分利用校外實訓基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如為學生創造認識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方式;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模式,讓企業深入參與教學;安排二年級以上學生開展工學交替,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體驗典型工作任務,實現培養與就業的零距離對接。此外,組織學生在實習期間赴青海西部水電有限公司、東興鋁業有限公司、青海鋁業有限公司、連城鋁廠、中國鋁業蘭州分公司等公司開展實踐活動,使其了解電解鋁企業發展現狀與各崗位的具體職責。通過參觀鋁電解車間的預焙電解槽生產線、動力整流所數字主控室等設備,學生快速掌握了換陽極、抬母線、出鋁、常規測量等生產工藝及車間的操作規程。通過在企業的實踐學習,學生不僅對鋁電解理論知識形成了感性認識,還加強了對自身職業素養的培訓,將所學知識聯系到理論課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養。另外,也開展了優秀畢業生回校事跡展播活動。
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要開拓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訓教學的新途徑,還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新型職業素養考核體系。傳統考核方式以卷面成績為主,對學生技能水平的掌握情況未作足夠的評定。如表1所示,新型考核體系中以考察學生實操能力為主,充分了解學生對崗位職責和操作要點的掌握情況,充分考核學生對整體技能的掌握程度。在考核體系中充分考慮每次任務的實訓成績、團隊學習表現成績、課堂提問成績、開拓創新成績等多方面成績??己朔绞揭膊煌趥鹘y的書面答卷,而是采用在線考試方式。在教師的實訓主機發出考試指令后,學生操作實訓軟件答題,并對電解鋁的正常操作和異常操作,以及職業道德、職業技能等知識進行答題。這種新型考核方式強化了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能夠真實地評價和檢測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技能水平,可有效保障高職教育中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材。
同時,鼓勵學生參加有色金屬行業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電解鋁”、“轉爐煉鋼”、“轉爐煉銅”、“電解鋁”賽項,建立以賽促學模式。根據學生特長,實行針對教學,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奠定了基礎。教師將競賽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相融合、競賽評價標準與課程標準相結合、競賽訓練與課程實訓相聯合,使學生在參與競賽過程中,不僅體現出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體現出優異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通過技能大賽,冶金技術專業學生共獲得13個一等獎、13個二等獎和9個三等獎的好成績;連續三年獲得“金屬冶煉”賽項團體總分一等獎的好成績。
為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實操水平,重構了《電解鋁生產工藝與設備》課程內容,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創新性地開拓出以實踐教學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為目標,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并建立了以考察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為主的考核評價體系。借助新的教學模式,學生不僅可扎實地掌握理論基礎知識,而且還具備了較強的實訓與工業實踐能力。實行這種教學改革,有望推動高職院校冶金專業教學改革進一步發展,并為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可靠的實證基礎,全面推動高職教學改革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