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雨
(臨沂大學沂水校區,山東 臨沂 276400)
中國社會邁入新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機制要求高等教育必須下大力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努力全面提高大學生之整體素質與文化素養,這是高等學校的應有的理念和工作目標,也是高等教育的應負責任和使命。經濟全球化,互聯網時代使得世界各國已然形成了創新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理念,而大學生課程學習水平的評價創新在信息化、“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作為地方高校教學質量評估評價工作的重要組成之一,學生學習評價機制對于大學生有效學習和管理,學生學習質量的檢查控制和進行教學評價改革,都有著重要的指導和現實意義。對大學生課程學習進行評價研究,是高等學校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環節。課程教學的評價創新,對大學生課程學習發揮著診斷、反饋、改善、激勵、強化等作用。本文就市場營銷專業主干課程學生學習評價進行相關內容的系統研究。
課程學習是大學生專業知識和各項技能的源頭,為使大學專科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系統掌握市場營銷專業知識、畢業后能夠從事市場營銷及相關領域工作、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由職業素養課和專業課組成,專業課程又分為基礎專業課程和專業提高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課程包括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學、基礎會計學、統計學、市場調查與研究、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策劃、消費者行為學、創業管理等。如何科學地設計對上述核心課程的學生學習評價,對充分調動大學生的課程學習主動性,激勵大學生的學習,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對大學生課程學習的評價,首先必須了解哪些因素會影響大學生的學習效果。從歸因理論來看,影響大學生課程學習的因素主要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個性、態度、氣質、能力、思維等內部因素屬于內因,是決定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師、課程、環境等外部因素屬于外因,是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重要影響因子,內因、外因相互影響、彼此聯系,共同影響大學生的學習效果。
大學生課程學習評價理論依據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多元智力理論、參與學習理論、掌握學習理論、學習性投入理論等。認知理論基本觀點認為,人們取得經驗和技能的過程其實是個體通過主動進行信息處理并形成新的知識技能結構的步驟。認知學派理論還指出,學習在于內部認知的變化,強調學習的內因和新的認知構成,特別強調學習個體的思維意識,提出學習過程就是學習者處理外部環境所產生刺激的內部因素及機制,而非外在之刺激和反應。他們重視闡述學習的中間環節,即目的、過程和意義等,認為學習過程方是控制大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認知學習理論在多年的發展變化中,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觀點,形成了不同的認知理論學派。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因素對個體學習效果的影響。認為心理學需要研究人的全部,強調人的價值,強調人有發展的內在需求。教師應該充分信任學生能夠發展自己的潛能,真誠、接受、理解地對待學生。
經資料文獻研究與實際調查可知,現階段我國大學生課程學習評價中各高校普遍采用的考核方式是課程學習考試。而高校的學業考試,雖然有關專家學者已有深入研究,但與基礎教育階段主要用于升學的測評考試功能相比,缺少統一的監管和合理的控制,考什么和怎樣考基本由任課教師確定,有較強的隨意性。眾所周知,學業考試具有教育、管理、導向、激勵的積極作用,必須客觀、公正、合理。然而,現行考試制度及其學生學習評價機制,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不少缺陷,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益和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
通過分析可知,我國大學生學習評價的現存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應試教育、評價結果的決策作用的負面影響深遠;(2)課程學習評價機制不科學,理論知識考試成了學習評價主要途徑;(3)教師作為課程學習評價主體,且形式單一;(4)以考試最終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無法評估學生學習過程;(5)以教師為主的評價辦法及現行的課程學習考核方式體現不出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6)重理論輕實踐、輕能力成為普遍現象。以上分析為市場營銷專業主干課程學生學習評價改革指明了方向。
根據教育部、山東省教育廳相關文件制定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專業特點和培養目標,積極開展專業主干課程學生學習評價改革,通過課程學生學習評價改革使教學過程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從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向能力提升為中心轉變。學生學習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并重,同時注重平時表現,通過評價“五化改革”即評價項目多元化,評價目標具體化,評價主體多員化,成績構成科學化,大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提升教學效益,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專科市場營銷專業,主干課程較多,實踐性強,系統地對本專業課程學生學習評價進行改革,可以充分發揮各專業課程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把理論課、理論實踐課、實踐課看作有機統一整體,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積極性。本專業主干課程學習學習評價研究成果也可適用于高專經管類其他專業。
根據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專業特點和培養目標,對于市場營銷專業主干課程學生學習評價改革,從教學過程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從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向能力提升為中心轉變。學生學習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并重,重視平時表現,評價項目多元化,評價目標具體化,評價主體全員化,成績構成科學化,大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提升教學效益,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積極推行“N+1+1”綜合考試改革。分析在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目標中主干課程的地位及作用,把課程考核方式分成考試科目和考查科目,考試科目以閉卷考試和開卷考試為主;考查科目以調查報告、平時測試、聽課筆記、學生作業、課程論文、調研報告、學生作品為主要評價項目。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將課堂筆記、期中考試等學習過程性材料列入課程學習成績。所有項目都設計具體的考核指標,以科學合理地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效。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積極施行學生為主體的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通過自評,學生能了解各個階段自身的優劣,并適時提出未來的計劃與目標。自評互評增強學生的主題意識,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體現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幫助他們樹立獨立思維能力。自評互評也有助于加深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增強對自己和他人的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