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佳
(江蘇省灌云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灌云 222200)
當今社會發生在學校里同學間欺凌弱小的行為屢見不鮮,校園暴力這種不良行為會對被欺凌者心理和身體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這種現象還會波及被欺凌者的家庭,甚至是學校和當今社會,美國對于這種在學校里面不應該發生的學生欺凌事件非常的重視,他們在這方面有著資深的專家學者對此進行研究。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多元化的知識以各種形式從各方面向我們噴涌而來,還有一些對職業學生誘惑,本來中職院校的學生對一些新奇事物具有好奇心,加之不良人員對其進行教唆,導致有學生在校園里犯罪的現象發生,同時,一些不法分子為追求高額利潤,制造了一些對學生非常有誘惑力的東西,本來學生心理生理都處在發展階段,對一些新奇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加之一些另有所圖人員的不良用心的娛樂場所,黃色的圖書和圖片,如同“洪水猛獸”侵蝕著青少年一代,給具有強烈好奇的學生帶來巨大的毒害與誘惑[1]。
作為承擔教育義務的學校,這么多年始終強調思想道德修養教育,也采取了許多方式方法,但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奏效不大,效果不明顯;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仍存在著追求數理化拔尖升學而忽視同學們在這個階段應該進行的心理教育;有的只是對他們進行了普法知識講座,枯燥的語言形式讓他們不能完全意識到校園犯罪的嚴重性;另外,學校在學生管理、校園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漏洞,不規范,不達標,對“差等生”沒有持之以恒的教育決心,缺乏有效的法制教育手段,半途而廢,成為社會的“負擔”,對那些沒有接受義務教育中途退學的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一個孩子生活的環境對他們的成長影響也會很大,有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只要不順自己的心意,子女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辦事就會對其拳腳相加,長期以往孩子耳濡目染感覺這都是平常事;還有一些家長對自己的子女一概的過度疼愛,使他們的子女養成一系列不好的行為習慣,平時什么事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會自己做,過分依賴他人,有的事情辦不到過于傷心,什么事情都只為自己考慮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想法,這樣只會慣壞了自己的子女降低他們的心理素質。
在學校內部我們要擴大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識普及,在不同的階段對不同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從小到大,一個學生從最根本開始學生首先要在學校接受教育才能夠叫做學生,所以一個學生要準守學校的校規校紀、每個人從小受到教育做事應該有公德心、對學生進行開展普法活動、對每個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知道做事情要對自己負責、要對其他人負責,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我們要運用我們的高科技網絡、學院公告窗、平時的普法活動等對未成年人教育,讓每一個在校園里的人都要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不要讓別人的無知傷害到自己。
我們還要從孩子的心理層面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們從內心知道什么事情是應該做的什么事情是不應該做的,有些事情做過要負責任的不能因為自己小就可以胡作非為,中國古人說得好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不要因為一件好事太渺小而不去做,就算是再小的壞事也不要做,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2]。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作為學校而言也是如此,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在每個校園里都有自己的規定,既然身為一名學生我們就要遵守這個規定,所有的犯罪行為一定是先違反了學校規定才造成的。一是抽煙酗酒。在學校里有些人因為學習了家里大人那套會社上所謂的情理,小小年紀不學無術更是煙酒不離身,動不動就嘴叼香煙,喝酒都是常態,結果就是未成年人在酒精的麻醉下犯下一些無法挽回的錯誤,結伙酗酒。醉酒后惹是生非,借酒鬧事,引發事件。近日某高校學生和同學一起在寢室飲酒,另一名同寢同學回來發現寢室內非常臟亂引起不滿與飲酒的同寢室同學發生口角,飲酒同寢同學借酒勁拿水果刀向其胸部連刺了兩刀,其被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二是夜不歸宿。外出上網到娛樂場所,不按時返校甚至夜不歸宿。更有甚者在外租房,承擔不起花銷消費,引發盜竊、搶劫案件等。因此說學生遵守校規校紀是最有效的自我保護。
造成校園惡意欺凌弱小事件的發生原因有很多,想要一下子把問題解決是不現實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校園暴力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所以想要完全解決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也是一個漫長是過程,只有我們一起努力,才會讓校園暴力遠離我們的孩子,遠離我們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