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興 趙志學
(湖南商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在勞動力市場的不斷更新與高要求下,大學生就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倘若未及時跟上時代背景的發展,僅依靠傳統的就業方式,必然會使失業率呈現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在“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及下,便掀起了各種“智慧”概念的熱潮,大學生智慧就業就是其中一個,其極大地緩解了大學生就業的巨大壓力,為大學教育順利畫上圓滿的句號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故此,在“互聯網+”和“大數據”背景的支持下,大學生智慧就業的發展前途是潛在的,并需要將這種潛在的力量釋放出來,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
老套的就業信息發布渠道較少,大多數是在網站上或各種APP上發布,但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會關注某個單位的網站或某個招聘APP,這樣就會導致整體的招聘傳播方式十分有限,也會帶來不太理想的效果。同樣地,學生也會被這種局限性所困擾。而智慧就業可以將信息整合在一起,學生可通過該平臺搜索到相關有用的信息,進而減少了挖掘渠道的煩惱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就業信息有限的難題,簡化了就業過程,讓更多大學生將時間花在面試或技能提升上,而非尋找招聘單位上,實現了就業推薦智慧化。
大學生智慧就業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依托下,接入了物聯網、智能終端等平臺,決定了智慧就業提供的不僅是就業信息服務,還支持大學生和招聘單位的互動。即在必要條件下,雙方被允許雙向交流溝通,通過不斷地磨合,讓彼此在匹配的過程中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從而做出最合適的選擇[2]。在雙向交流中,可以讓大學生或招聘單位掌握更多主動權,真正從自己的求職或招聘的角度出發,衡量彼此,也為大學生積累了求職經驗,并學會對比各個招聘單位,滿足自身的求職需求。
大學生智慧就業為大學生的個性求職提供了保障基礎,每個大學生的就業意愿和就業原則都會不同,而招聘單位的用人原則也會有所區別,這就意味著就業精準定位的重要性。在智慧就業的平臺上,大學生可以通過需求,精準搜索到相關單位或崗位,并和自身的能力、性格等進行對比,確定匹配程度。當然,招聘單位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自行搜索合適的求職大學生,并推送給他,搶先一步拿下合適人選。通過雙方的精準定位,使個性求職的需求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大學生智慧就業的另一個有效應用則是數據分析的管理,即需要時刻掌握大學生的就業情況。通過智慧就業的平臺,大學生可以直接上報自身的就業信息到學校的就業管理處,讓學校就業辦及時收集學生的就業情況,并將數據整理與分析,得出可靠的就業報告。這種“互聯網+”的管理方式,方便了學校就業辦的工作人員,也方便了大學生,即在網上可完成一系列就業數據分析,而非傳統的線下收集與統計方式,大大提高了大學生就業管理的效率,也讓就業數據報告更加準確,實現了就業管理智慧化。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發展背景下,作為科技衍生物的智慧就業平臺仍是不夠成熟的新型工具,技術的過快發展也會湮沒智慧就業的有效推廣。因此,要想讓智慧就業能較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還需對智慧就業加強宣傳,使其在大范圍傳播出去[3]。學校要充分將大背景下的有利條件都調用起來,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以及官方網站等途徑,將智慧就業的優勢宣傳出去,提高大學生對其的認知度,重視并調動他們使用智慧就業的積極性,打破就業市場的單調性,發揮智慧就業的市場作用。
大學生智慧就業的理念即是為大學生服務,而大學生的順利就業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完善的就業資源的支持下實現。其中包括大學生與招聘單位間的供需資源、優秀師資的指導資源、指導技能的課程資源等。同時,這些資源的實現方式也是極為重要的。如何在資源完善的基礎上簡化服務流程,優化服務方式,是智慧就業的服務功能需要整治的重要問題。因此,為了使智慧就業平臺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必須要強化其服務功能,只有服務做到位了,才會提升大學生的滿意度,并增加使用的次數。
大學生由于長期待在校園的溫室里,涉世不足,信息安全的辨識度仍舊需要大幅提高,尤其是在當下互聯網風險加大的大環境下,在大學生使用的智慧就業平臺的安全保障方面更不能掉以輕心,一旦抱著松懈的態度,就可能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作為學生使用的就業平臺,智慧就業需要加強安全技術的鞏固,增強信息安全建設,并且加大監管力度,不給不法分子鉆縫隙的機會,切實加強對學生安全的保護,避免假冒單位的虛擬招聘,將對學生的就業傷害降到最低[4]。對于違反法律法規的就業現象,定不能輕容,應嚴格打擊,樹立智慧就業的信息安全的權威。
大學生智慧就業的有效施行還需相關法律體系作為有力后盾,才能最大化地獲取大學生和招聘單位足夠高的信任度,進而讓他們放心活躍在智慧就業的平臺上,有效激發這兩大主要角色的活力。因此,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背景下,要積極將相關的法律體系納入到智慧就業的管理制度中,發揮法律體系的支撐作用,完善有關保障機制,提升大學生和招聘單位的使用信心,并在智慧就業的平臺上找到實現自己利益的有利保障因素。通過此舉措,為大學生實現就業提供有利條件,使其更加自覺地使用智慧就業平臺,從而提高就業效率,也促進了就業管理智慧化的實現。
綜上所述,為了緩解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打破嚴峻的就業形勢,必須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背景支持下,實施有效的大學生智慧就業舉措,實現就業推薦智慧化、網絡求職智慧化、個性求職智慧化、就業管理智慧化等。而在這個智慧就業的新理念下,新生事物還有著極大的提升空間,如大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對智慧就業的認知不強等不足,則要真正站在大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加強智慧就業的宣傳、完善服務功能、增強信息安全建設、提升學生與企業活力等措施,讓智慧就業真正為大學生排憂解難,提高大學生就業的質量,讓大學生順利找到為社會做貢獻的合適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