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道波
(宿遷學院,江蘇 宿遷 223800)
積極發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對促進當代大學生體質提升,推動高校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發展存在諸多困境,需要高校重視存在的不足,積極采取必要措施,探究“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發展路徑,為推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健康、有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主要方式有應急機制、運行機制、管理機制、指導思想和控制機制。目前,這些機制總體思想還是比較傳統和滯后,管理體制細則不明,各項管理文件缺乏特色化、本土化表述,運行機制、應急機制以及控制機制不夠完善,嚴重制約著高校發展校園體育文化。同時,目前很多高校沒有結合“互聯網+”環境下當代大學生的多樣化體育文化需求,在發展中缺乏資金投入,導致體育文化長久規劃缺乏經濟基礎,難以順利推進與發展[1]。高校大學生體質持續下降,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一現象也直接阻礙著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發展。在“互聯網+”時代,QQ、微博以及微信等信息傳播媒介,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加速傳播提供了重要支持,但是目前大多高校對外開放程度依舊不足,高校在發展校園體育文化過程中,缺乏充足的發展空間,過于封閉的空間嚴重不利于文化進一步傳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發展。
在“互聯網+”各方面優勢支持下,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具有更加豐富、大量的信息內容,并且這些信息傳播速度不斷加快,為了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發展,需要積極創新多樣化的發展方式。首先,要制定層次明確、規劃科學的長效管理機制,在明確職責和分工基礎上,貫徹落實各項高校體育制度和規范。其次,高校體育文化各個管理部門需要協調配合,在校園內營造一個良性發展空間。最后,要科學制定各項應急機制和控制機制,最大程度的避免校園體育文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突發事件。
經濟基礎決定高校校園體育文化長久規劃和發展落實,因此,高校需要投入更多資金進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與發展,為大學生創建舒適且充實的運動空間,布局足夠、多樣化的體育器材和基礎設施,豐富體育文化內容,激發大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強化學生自身身體素質。
在“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之間傳遞的體育文化信息更加多樣化,為了充分調動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高校需要積極創新體育文化形式和體育活動內容。近年來,真人秀綜藝節目受到廣大年輕人的熱愛,高校可以結合大學生這一興趣,引入真人秀當中涉及到的一些體育項目,像撕名牌、踩指壓板等活動,來豐富大學生體育文化內容。同時,還可引入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酷跑運動、戶外拓展、彩虹跑、歡樂馬拉松等活動,充實陽光體育運動目錄,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體質水平不斷提高。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要在“互聯網+”背景下實現長久可持續發展,就要重視組建符合高校實情的體育俱樂部以及社團等文化載體,滿足學生差異化的體育文化需求。各個高校學生的體質情況都不一樣,因此,高校需要按照因地制宜原則,探索符合高校自身實際需求的本土化體育俱樂部以及體育社團,比如東北地區的高校,可以組建冰雪類體育俱樂部或者社團,沿海地區則可組建水上體育俱樂部或者社團。
在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發展中,還要借助“互聯網+”網絡優勢,搭建對應的網絡平臺,促使校園體育活動和互聯網相融合,推動高校體育文化健康發展。高校可以通過網絡技術,積極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創建高校體育文化傳播新平臺,在高校范圍內加大體育文化的傳播速度和深度,還可在社會范圍內傳播以提升高校知名度。同時,高校在發展校園體育文化過程中,還可與阿里巴巴、騰訊、新浪體育等知名網企加深合作,促進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健康發展[2]。
“互聯網+”為高校校園發展體育文化帶來了重要機遇,同時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困境,需要高校積極突破相關瓶頸,促進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發展,增強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基于此,需要高校正視校園體育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互聯網+”特點與優勢,通過多種有效路徑,推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