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繼紅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1)
我校做為首批具有鐵路背景的國家示范校,動車組檢修專業是我校的核心王牌專業之一,但是在教學中仍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了課程與課程間的縱向和橫向的聯系及課程間的交叉綜合,課程設置沒有從課程群的角度把本門課進行總體優化,導致有些知識點幾門課重復出現,有些重要知識未有涉及在實踐教學中與理論脫節,特別是動車組技術發展較快且在我國發展較多,新知識層出不窮且點多面廣,如果不進行改革,會導致各門課繼續各自為戰。這樣組建一體化的課程群就得使各門課知識進行整合,才能滿足動車組檢修人才的需求。[1-2]新工科是一種新型的工程育人教育,主要和傳統的育人相比培養要求發生了變化,強調在以德樹人的基礎上以適應動車組新知識的要求,融和多學科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強調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關聯,充分發揮課程群的整體功能效益。所以課程間的交叉融合成為本次改革的途徑及改善教學質量的目的。[3-5]
(一)優化課程知識
新工科強調知識的融和,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是由動車組牽引傳動系統、動車組制動系統、動車組網絡控制系統、動車組機械系統等組成的復雜系統是集電氣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多學科知識為一體的綜合性系統,且多學科知識的交叉繁雜性常導致課程知識重復或銜接不暢等問題。這就需要打破傳統課程“各自為戰”的教育局限,針對企業實際需求,對課程知識、實踐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等進行優化整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新工科要求的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本課程的優化本著以知識點學習為主,把動車組檢修的所需知識點進行羅列出來,把知識點進行分類,開發出與知識點符合的教材供學員進行學習。
(二)優化實踐知識
實踐包括校內基地和校外基地建設,校內基地建設對接廣州動車段,武漢動車段先進車輛制造和檢修技術,學習新近動車組的新技術、新工藝,適應動車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校內主要建設基本的技能操作實訓室,動車組模塊專項訓練實訓室,專業檢修及模擬駕駛綜合實訓室,鍛煉學習操作的基本功,規范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校外基地建設比較最新的國家職業教育綱要,建設企業學校共同認證的校外綜合實訓基地,與企業一起進行技能鑒定工作,滿足學生的專業頂崗實習,為企業員工進行技能培訓,教師培訓及服務工作。
打破原來的填鴨式教學,采取基于工作過程模仿工作現場的教學方法,下面以動車組輔助電路出現故障為例進行教學。
(一)課前準備:教師根據本次任務的內容設計不同角色,一般6人一個小組,組長為本次故障的現場負責人,下發任務單,學生接受任務單后認真學習輔助電路的電路圖,掌握本次故障的電路原理。
(二)解決故障:教師設計不同的故障,采用藍墨云搖一搖選擇故障類型,要求學生解決故障在規定時間內時間越少越好。小組會議對故障進行討論后,組長根據組員的能力來分配難易不同的任務。
(三)功能演示:教師在讓學生注意操作規范,學生根據抽簽的順序進行演示,解決故障一定要高標準按照操作工序,保持耐心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四)綜合評價:教師根據每個小組的操作規范,故障解決,解決時間長短,小組分工合理等分別打分。小組內組長對隊員的表現進行打分。教師根據小組的分數及每個組員的表現給出本次單元的分數,期末總成績由幾次單元成績組成。
(五)自我總結:學生根據本次執行情況,找出不足進行改進。
本次課程是把新工科融入到平時的教學中,為主要針對動車組專業學生進行課程改革,打破了每門課程各自為戰,造成了在平時的學習中有些知識點重復講幾遍,有些知識點非常重要幾門課程都沒涉及到,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后,采用基于企業課堂的教學方法,效果比較好,學生進入企業后能快速的適應企業的要求,新工科強調知識的融合,動車組教學的改革可以推廣到城軌車輛技術和鐵道機車車輛專業的教學中,本次新工科融入課堂教學是探討了一條高職學生培養的新思路,采用企業課堂教學與知識點整合再融合是新工科再發展的新的教育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