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黃 杰
(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基于多年扶貧工作實踐和對我國扶貧工作的調查反思,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概念。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提到“要在精準扶貧原則指導下,實施教育扶貧工程。這需要通過一定策略使其能夠更好、更有針對性地實現幫扶功能。”隨著2017年兩會的召開,學前教育問題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2017年5月16日,教育部聯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共同頒發了《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擴大普惠性資源,滿足讓絕大多數幼兒都能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需求,著力解決脫貧攻堅地區、兩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區和城鄉接合部的幼兒園建設問題。因此,落實好教育精準扶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在各級黨和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學前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我們發現北山鎮學前教育發展中的問題仍比較突出。本研究以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北山鎮為例,分析該鎮學前教育發展面臨的一些困境。
北山鎮共13所幼兒園,12所民辦機構,1所公辦為小學附設。其中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幼兒園可達260名學生,老師可達11名,且均擁有湖南師范大學學前教育文憑,無論是教師還是幼兒均可獲得政府發放的補助;中等規模的幼兒園擁有100名學生,6位老師,部分老師非學前教育本專業且是二本院校文憑,幼兒可獲得營養補助,但教師補助更多地由園方提供;小規模的幼兒園僅僅有18名學生,3名老師。
隨著城市文明對個體吸引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人才逐漸流失,因此北山鎮的幼兒園也面臨著教師年齡結構老齡化的困境。在我們走訪的8所幼兒園中,僅有2所幼兒園由年輕教師隊伍組成,多數幼兒教師年齡較大,資歷最老的教師已有53歲。除了結構老齡化,年輕人才流失也是個棘手的問題。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實習生來到北山鎮實習,各園所的實習生少則4名,多則20名。在實習期結束后,愿意留在該園繼續任職的實習生只有1-2名,若未在北山鎮結婚生子,這1-2名實習生一兩年后也會離開。
在北山鎮,也存在著由于受到農村經濟條件現狀的制約,幼兒園的建園規模不達標,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布局不合理,配套不完善、營養不達標等現象。
在北山鎮,中等規模的公辦幼兒園——青竹幼兒園按照行政鎮設立,靠近北山鎮,旁邊就是青竹小學,各方面條件較好。相比之下,民辦幼兒園的問題十分突出,貝貝幼兒園和啟智幼兒園便是場地問題突出的典型代表。首先,這兩所民辦幼兒園均位于鎮上,房屋眾多,園所多為兩層小樓,樓頂為晾衣服所用地,而食堂與廚房都在地下一樓。由于場地以租為主,而農村的土地多為農用,加之經費受限,難以談妥擴大場地相關事宜。因此,幼兒現有的戶外活動場所十分狹小,約40平方米,除周圍一圈圍欄外無其他保護設施。室內僅有彈力馬、彈力球等游戲設施,戶外的游戲設施僅有一個大型滑滑梯、兩個秋千,地上更多的是幼兒難以進行娛樂活動的輪胎。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室僅滿足有桌椅和電視,缺少音樂室、繪畫室及相應的器材和工具,還缺少足夠的教室。
農村的食品多種多樣,生態健康。但園方廚師在營養健康方面并未經過系統的培訓,廚師一職多由園方熟悉的長輩擔任,對于幼兒的飲食搭配很難做到營養均衡。在我們進行調研的半個月中,每隔一天,幼兒園的飯桌上便會出現腌菜或剁辣椒,豆類食品隔餐又見,大魚大肉常常一起出現,以上每種搭配對于幼兒的身體健康發展都存在著一定的影響。
雖然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教育水平也在提升,北山鎮仍存在著明顯的隔代教育和大量的留守兒童。調查數據顯示,本次參加調查的北山鎮家庭中高達70.45%為主干家庭,這其中接近一半的家庭出現了父母多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撫養、教育幼兒的情況。如今,90.91%的家長認同家長的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但很少參加社工或校方的親子活動,更是很少帶孩子出去游玩。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因為家中有二胎子女需要照顧而不能參與頭胎子女的活動的家長比例達到了49.24%,受工作及時間限制的家長比例達到了93.94%。
家長們對于教育孩子的理念出現了一些變化。調查數據顯示,51.14%的家長仍然認為孩子的學歷在當今社會十分重要,真正送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的家長卻只有31.82%。仍有60.13%的家長抱著多子多福的觀念,不過認為有男孩更好的觀念只有18.56%了。
經過調查了解,北山鎮最高等級的幼兒園為三級普惠性幼兒園,少部分園所為四級普惠性幼兒園,剩余小規模的幼兒園達不到普惠性幼兒園的標準,但依舊在努力改善條件,申請達標。為了建設更多的普惠性幼兒園,發展當地學前教育,北山鎮人民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對于各方面條件已達標或正向升級努力發展,及即將達標可建設普惠性的幼兒園,政府會不定期進行檢查。同時,根據該園所的需求,政府工作人員會記錄下相應情況進行上報。政府還開通了自助服務,為平時有需要的人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幫助。
以啟智幼兒園為例,盡管在擴建園所場地方面遇到了資金困難,園長已主動與教育局及當地政府進行了溝通,在政府對園所進行了調研核實之后,園長填寫了申報書,不久之后該園便會得到政府的援助,擴建場地、增添設施,為幼兒創造更好的環境。再以貝貝幼兒園為例,作為一所普惠性幼兒園,在達到市教委規定的基本辦園標準及當地政府的核實之后,貝貝幼兒園根據實際情況面向社會招生,并接受政府指導價,于暑期開放了暑期適應班,為即將入園的幼兒們做好入學的準備。
北山鎮的幼兒園均開辦了“家長學校”,即建立家校群,不僅可以讓家長及時了解到孩子的信息,而且園長每日都會在群里推送與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相關的文章。不僅如此,幼兒園會定期邀請學前教育專業的專家來到當地,為家長們開展講座。通過講座讓家長們了解更多的新的知識,同時,在講座上答疑解惑糾正家長們的一些錯誤觀念。
由北山鎮政府管理并出資建立的長沙縣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蒿塘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由一群年輕負責、積極熱情的社會工作專業的人組成。這里,每年會舉行10次大型的家庭活動。有時,是針對孕前媽媽的培訓;有時,是針對留守兒童或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所舉行的活動;有時,是針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解讀與改善方法。更多的,是針對學前教育的親子活動。或是專業性極強的大型講座,或是傳統的親子娛樂活動,還有極具創新和吸引力的新型親子活動。最多的一次,參加活動的親子有70多對。
北山鎮政府正試圖通過公費生機制培養一批畢業后回歸家鄉,為家鄉學前教育貢獻一份力量的學生。同時,通過每年的特殊崗位招聘,北山鎮會引入一批人才。而基于本村實際情況對本村現存的年輕人進行培養,也可以緩解村與村之間的教師流動的問題。
2017年提出了《幼兒園教師工資調整方案》,除了學前教師的工資會提升一個水平,福利待遇也會給予相應保障。在北山鎮,除了給予學前教師一些生活補貼,給予學前教師相應的社會福利,還會為學前教師提供發展經費。工資最高的學前教師在北山鎮一個月可拿到3000以上。
北山鎮政府及幼兒園鼓勵學前教師的專業培訓,幼兒園會定期送教師去北京、長沙等城市接受繼續教育,提升教師學歷。也會通過與城市幼兒園的合作與交流,提升北山鎮幼兒園自身的專業能力,并以此建立一種新的幫帶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