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鮮彥 陳雪峰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撫順 113001)
在印度,有這樣一句諺語: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擁有正確的思想,不論是對我們個人的發展,還是對整個社會的進步,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初露萌芽,強調擁有正確的思想作風對我黨發展的重要性。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強調政治方向在學校中的地位。在改革開放時期,強調培育“四有”新人,加強四項基本原則教育,提倡艱苦奮斗精神等等,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逐漸形成并走向成熟。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世代,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鄧小平非常重視有理想,他認為理想信念可以使人們團結起來。他曾指出,“要特別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下兩代,一定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過去的中國人正是因為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才令中國發展到了舉世矚目的今天。
鄧小平曾說要“自覺地抵制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馬克思主義理論無可厚非的就成為堅決抵制資產階級思想的正確指南。鄧小平認為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因此要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通過老師帶領廣大學生系統的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抵制資產階級思想侵蝕。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解放思想最關鍵的條件是民主。鄧小平曾說過:“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我們國家將民主作為一種制度寫入憲法中,民主條件在法律上已經有了,再加上民主教育,二者相結合,對人們在長遠上擁有正確的民主思想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鄧小平認為中國在克服腐敗的道路上,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他指出:“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優良傳統,艱苦樸素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艱苦奮斗教育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在任何時代都不能放松,必須加以重視。
通過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人民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和頑強拼搏的歷史,從而有利于人民形成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自覺地、積極地跟隨中國共產黨堅定的走社會主義道路。理想信念教育還有利于人民把社會與個人的理想結合起來,在大方向上與社會主義道路一致。中國飛速發展的事實,雄辯的向中國人民,向全世界證實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
對人民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尤為重要。通過理論的教育,讓人民真正了解我國所推崇的主義,對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加真誠,在把握政治方向上更加準確。除了理論上教育,還要引導人民自己研究學習,刻苦鉆研,理解其中深意,使人民將理論自信由內而外的增強。馬克思主義是“真經”,即使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都是反復研讀經典,逐漸去理解其中的精髓和實質的。
我們身處大數據時代,足不出戶就能收到良莠不齊的各種信息,其中不乏對他國制度隱晦宣傳的信息。我們學習但不照搬他國的政治制度,因此必須抓好民主法治觀教育,讓人民了解中國憲法對中國政治制度的規定,擁有當家作主的意識。增強人民政治參與意識,積極地使用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利,承擔本應該屬于自己的義務。強化人民法律方面的知識,懂得運用合法的方式保護自己以及他人。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斷發展,增強人民的制度自信。
貪污腐敗是我們社會的毒瘤,小到企事業單位,大到國家政黨,總有一些人權錢交易,行賄受賄,這無疑阻礙社會健康和諧的發展。通過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有利于幫助人民樹立自立自強,吃苦耐勞的觀念。有助于人民不忘初心,形成不能腐、不想腐的意識。小到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大到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優秀的文化塑造人,人們的行為就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進而堅定人民的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歷史是現實的根源,對鄧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認真總結研究,可以更好地引導中國人民現階段的思想,端正黨風,教育民風,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