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宇
(遼寧大學外國語(武圣校區)學院,遼寧 遼陽 111000)
在全球社交應用軟件中,微信已經遙遙領先,成為深受大眾喜愛的領跑者。微信公眾號綜合了新媒體和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十分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死角和不足,而且在“互動交流”“輿論引導”“宣傳示范”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把握好時代賦予的機遇,積極利用好微信這一載體,在這個基礎上構建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微信傳播給大眾打造了一個平等交流、自由表達的話語空間,深受高校學生的喜愛[2]。如今,高校學生幾乎每一個人都在使用微信。高校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在這個基礎上創建微信公眾號,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這一載體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推動主流意識形態的廣泛傳播,有效占領微信傳播主戰場、主陣地,用生活化、活潑性、生動性、平實性的語言講好高校學生身邊的故事,在這個基礎上形成健康的、積極的主流輿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微信公眾平臺構建過程中,要注重平臺實用功能的打造。高校要了解學生的微信使用習慣和個性需求,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提升公眾平臺開展思政教育實效性。除此之外,再發揮平臺功能方面,高校可以將學校校園學習生活各個方面的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題聯系起來。譬如,學校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適當地嵌入到火車票購買環節、圖書館借閱、活動報名、自習室預約、選課鏈接、成績查詢等各個方面,在這個基礎上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臺體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將微信公眾平臺的互動服務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只有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所以,在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高校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個性開辟相關的專欄,面向學生征集生動感人、內涵豐富、主題鮮明的微信音頻、視頻或內容稿件等一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義的產品。這樣既能凸顯出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又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重視并有效吸收平臺上推送的內容。在微信公眾平臺內容打造上,高校要選擇積極的、正能量的、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稿件,比如好人好事,對社會熱點事件的客觀評論等,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此之外,高校還要重視微信公眾平臺中各種回復、留言、評論等功能設置,在圖文選擇、消息推送、文章發布方面有自己主動進行互動、發表評論的欲望。與此同時,微信公眾平臺的后臺管理人員要針對學生當中出現的敏感問題、熱點問題有效地、及時地予以互動和回復,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雙向性,不能讓思政教育唱獨角戲,以此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微信在我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目前主要用于人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教育方面的運用還處在初步探索階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進高校要加強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還要采取措施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微信素養和綜合素質。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發揮主體作用。教師的微信素養和教學水平直接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信的使用效能和價值。一系列研究表明,部分的高校思政教師對于利用微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有初步的意識并嘗試著往這方面發展,但是因為信息技術更新快、年齡、專業特性等各個方面的影響,思想政治教師的“微能力”比較欠缺。因此,高校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處理:其一,針對教師微信使用技巧加強訓練。學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讓教師親身實踐,接觸新媒體并參與新媒體制作,以此提升教師微信運用能力。其二,針對微信知識開展相關的理論培訓。學校可以聘請具有媒體從業經驗、新聞學或者傳播學等媒體專業人士對思想政治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對微信的傳播特征、優勢和功能有一個全面的、系統的認識,以此提升教師的微信素養和綜合素質。
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及時且積極挖掘微信的教育價值并將其充分發揮出來,構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