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樹武
(景德鎮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000)
在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為有效契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及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商務英語的應用在推動社會經濟全面發展以及在國際交流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在“互聯網+”的技術推動下,對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提供一定的發展契機的同時也對人才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縱觀傳統的本科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模式仍然可以發現課程設置傳統、教學模式單一、師資力量薄弱以及教學實踐封閉等問題,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模式,旨在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
根據目前的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來看,總體還是遵循傳統的英語教學的設計模式,也就是說課程設置的側重點還是針對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而弱化對商務知識的教學實踐環節的訓練,更有一些院校往往在低年級的教學階段不加入商務知識的滲透和灌輸,單純地英語知識的教授難以使學生從根本上理解商務英語知識的內涵和本質。久而久之,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方面的培養將會大于對應用型知識的理解以及商務英語應用能力的鍛煉,這顯然已經與商務英語的教學核心相違背,難以將所學知識與就業應用進行有效地銜接和聯系。
針對傳統的本科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還是教學模式的單一化,不難看出基本的教學規律總是遵循教師進行單方面的講授,而學生只負責進行填鴨式地吸收,而學生的具體理解程度則不可而知。往往教師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占據重要的主導位置,而學生則總是進行被動地接受,當然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充分地應用實踐的鍛煉,從而重理論知識而輕教學實踐的本科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問題就會凸顯。
較傳統的英語課程設置而言,商務英語專業開設時間較晚,而且盡管進行商務英語教學的教師都能夠保證是英語專業出身,然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持非常認可的觀點,教學思想上難以形成真正地創新和突破,因此也就不利于商務英語課程的開展。當然一些本科院校雖然會提供老師進行培訓和進修的機會,然而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商務英語的發展背景并不足夠適應當前商務英語課程的蓬勃發展。
在目前的商務英語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一些本科院校的教學資源還不夠豐富,從而導致學生在關于商務英語實踐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疏漏,學生往往只能夠通過頂崗和實習來進行教學實踐,雖然在此情形下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實操能力的提升,但是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師在此過程中缺乏參與度,從而較難了解學生關于理論與實踐銜接的程度和效果,難以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點撥。
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機,而且根據近幾年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來看,它的貿易模式的更新換代對傳統的外貿行業的發展也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從而也迸發出了全新的發展動力和契機。而且隨著跨境電商的貿易類型的增多以及貿易額的擴大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要將會不斷增大,因此在此情況下對“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也就是一種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以及契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需求。
“互聯網+”的發展趨勢為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極大的便捷,而且也是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形態。本科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與“互聯網+”的相互結合必將使得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步伐不斷推進,而且相關社會資源對教學實踐的輔助也能夠有效地在學生之間實現針對性教學,因此也為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在學習和就業方面搭建了便捷的途徑,從而使得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的教學更加具有實用性。
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最終目的則是有效契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這樣一來關于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則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對人才服務社會需求以及推動經濟發展的層面。在此基礎上,學生必須顛覆傳統的英語知識學習的模式,從而在符合商務英語教學需求的情況下探索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模式。而且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為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必須遵循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掌握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英語基礎能力的前提下,還必須能夠對商務英語的理論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應用實踐,從而使得學生形成體系化地英語知識素養。
“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對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的人才培養不僅僅要對專業的商務英語知識素養方面的培養,同樣還必須掌握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從而實現一定的跨文化的交際能力,進而通過實際需要對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進行全方位的提升。因此可以看出在“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要具有商務英語知識和計算機能力的復合型素質,當然還應該注重各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也就是說,在英語知識的學習方面必須能夠有效地借助計算機知識的輔助作用,而同時也應該充分挖掘計算機技術的教學資源的深化,從而使得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具有較為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
“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重點則是需要將課程設置體系化,從而有效保障每一個教學模塊的漸進性、協調性以及融合性,進而使得每一個課程模塊的有效結合促進“互聯網+”背景下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的形成。首先在商務專業課程方面,就必須對學生灌輸一定的商務專業知識,在保證國際貿易、國際金融以及市場營銷等等課程的合理安排的前提下,還需要開設各種關于商務英語的談判和溝通的技術課程的安排;其次,對于英語語言課程還需要進行基礎知識和跨文化交流等知識的滲透,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后,還應該針對計算機和網絡操作課程進行深化,幫助學生對各種網絡銷售渠道的理解和運用,在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知識加深對商務英語知識的理解的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先進技術進行教學資源的挖掘。
除了針對商務英語課內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和學生還應該從思想上對實踐應用形成全新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因此學校應該充分找尋教學資源,從課內和課外的兩個方面為學生創設實踐機會。也就是說在校內應該有效把握課堂的時間,加大對實踐能力培養的比例,如在校內建立跨境電商模擬實驗室或實訓中心。同時還需要與課外實踐進行有效地結合,在增加學生關于商務英語的知識儲備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和知識表示的能力。通過校內實踐對理論知識的深化以及課外實踐對培養模式的反思從而幫助學生不斷發現在“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和疏漏,從而對后期工作的推進提供經驗。
教師素質的提升是顛覆傳統教學觀念從而實現“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方式。從學校的角度而言,應該鼓勵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和商務英語的課程設計兩方面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同時教師之間還應該形成一支優勢互補的學術梯隊,從而促進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的交流和溝通,而且適當的激勵機制也是對促進教師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進而能夠有效地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專業,要適當引進有在企業跨境電子商務工作經驗的師資隊伍的建設,亦可派遣校內教師到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進行長期的學習,實現校企互聘,從而增強師資隊伍的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能力。
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是促進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發展的有效途徑,對促進學校的就業率的提升以及推動企業的經濟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價值。因此高校可以根據學生的發展能力的異同為學生找尋適合的企業依托,從而使得在“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模式更具有針對性。校方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過程、師資派遣、實踐指導等方面均可不同程度的要求企業方參與,咨詢他們意見,增強商務英語人才的應用型和實戰型。同時,企業在參與校方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在對自身企業文化進行了宣傳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發現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人才。而且為了實現雙贏的現實目的,企業還必須用發展預見的眼光看待市場發展規律,從而有效地規避可能的風險。
綜上所述,探究“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模式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且持續改革的任務,因此需要教育部門、高校以及學生自身等的共同努力來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對于教育部門而言應該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制定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的政策方針,高校則應該在課程設置、教學實踐、教師素質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做出努力,同樣學生自己還應該重視對專業文化知識的汲取和應用,從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推動“互聯網+”的時代發展背景對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效果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