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意濃
(北華大學,吉林 吉林 132000)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手機的發展與普及,各類新媒體網絡平臺,包括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等自媒體平臺已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媒體受到了社會各界更為廣泛的關注。同時,由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完善,為共享經濟帶來了適宜的生長土壤,共享經濟模式也越發深入人心。為了進一步了解自媒體與共享經濟,對于共享經濟背景下自媒體的發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要對共享經濟背景下自媒體的發展進行研究,我們首先要對共享經濟與自媒體的定義、發展趨勢及特點有一定的認知,從而進一步展開探討。
“共享經濟”,是近幾年來較為受到關注和熱議的話題,是在“共享單車”后廣為人知,在其后各種“共享”產品層出不窮,為市場經濟體制帶來了一種新的熱潮。“共享經濟”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1978年就被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瓊·斯潘思(Joel.Spaeth)兩位社會學教授提出,在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背景下,給共享經濟帶來了生長的土壤。共享經濟本質上是以一定報酬為目的,通過短暫的轉移物品的使用權獲得報酬的一種經濟模式。我國的共享經濟發展前景非常良好,各類共享產品越來越完備,法制監管也更加嚴格,共享商業產品有著廣闊的市場[1]。
自媒體(We Media),即一種個人用戶在掌握對于數字化信息技術的粗淺使用后,使用移動互聯網平臺或者個人網頁,發布和分享基于個人用戶本身體驗和所見所知的新聞事物的一種途徑。在世界范圍內,較為主流的自媒體平臺如You Tube、Twitter、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等,近幾年來,我國的自媒體發展迅速,國內已有多家網絡公司推出了自媒體平臺。由于自媒體是一個較為新興的產業鏈,所以在法制和監管上有所缺失,但在2018年11月,針對自媒體的整頓已經開始,自媒體將在更為規范化和健康的背景下進行發展和完善。
隨著時代的發展,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手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普及,自媒體迎來了發展的新時期。而且在2018年11月,我國網信辦針對我國的自媒體亂象進行了嚴肅整治,自媒體發展的環境與發展的方向得到了明確。
共享經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盈利,而自媒體創作者創作并分析信息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滿足盈利。所以伴隨著自媒體行業內容和規范的不斷完善,自媒體創作者關注的內容也更加迎合大眾,一般來說,自媒體創作者只是單一的擅長某些較小的領域,但是為了擁有更多的受眾和粉絲,所以自媒體創作者會在創作選題時,選擇更為開放和寬泛的創作題材,來吸引更多的受眾[2]。而且隨著越來越多高水平的專業人士加入自媒體行業中,自媒體創作的原創度越來越高,質量也越來越好,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自媒體既往的盈利模式是以文章的流量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但隨著自媒體行業的完善與發展,以及共享經濟模式思想的影響,現在已經有一部分的自媒體盈利模式發生了轉變。廣告費用是自媒體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甚至廣告收入已經成為了部分自媒體最主要的收入,平臺收入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另外的就是增值服務費了,成為“終生會員”,“粉絲會會員”之類的增值服務,在自媒體行業中也有著較多的實例存在。目前的網絡自媒體盈利模式越來越向著共享經濟模式理念下的“平臺推廣+平臺服務費+附加增值費+線下展示費”的新型模式。
隨著自媒體在我國的發展,自媒體的運營模式已經基本固化了。從摸爬滾打,到了現在的專業化的運營鏈。運營模式已經基本固化,現在主流的運營方式基本可以概括為四種:團隊運營、專業公司運營、媒體記者運營、領域興趣愛好者運營這四大模式。針對個人情況不同選擇合適的運營模式。
隨著自媒體擁有的受眾與粉絲規模的不斷擴大,基于對自媒體產生的信任心態,自媒體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品牌,這也是自媒體發展的大趨勢。如微博上就有很多的寵物博主開設了淘寶店鋪販賣寵物用品,也有美妝博主開設網店販賣化妝品等等。出于對這些自媒體人的信任,不少用戶會選擇購買,從而給自媒體人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
自媒體是一種入行門檻較低的新興媒體,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智能手機的普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共享經濟背景下,自媒體的發展更為成熟和完善。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自媒體必須在規范下進行發展才能夠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