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妍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人,是宋初文壇一位非常有才華的文人,天圣二年和兄長宋庠一起舉進士,奏名第一。章獻太后以為弟不可以先于兄,于是讓宋庠做狀元,而將宋祁改為第十,時號“大小宋”,并譽為文壇“二宋”。
根據王兆鵬先生的觀點,將宋祁列為北宋初期的第一代詞人群中。這代詞人群還包括晏殊、歐陽修、張先等人,他們主要生活在宋真宗和仁宗兩朝的較為安定的年代。從他們的身份來看,不僅是文人作家,同時更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他們的作品中更多的反映的是和平時代的享樂意識和夢醒后對人生的反思。
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大地回春,生命勃發,由此也讓大量的文人為之吟詠。所謂“詠春詞”,便是這類詞作。在晏氏父子與歐陽修的文集之中,詠春的作品免不得總有一種離愁思緒所在,透露出作者的悲傷惋惜的意緒。
翻閱宋祁的《玉樓春》,從中能夠體會到他對于生命韻律的動感的體會: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玉樓春·春景》是宋子京的代表作,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曾評價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這首詞寫的十分的輕快,可謂之“歡愉之詞”。文學史上歷代名家對與這一“鬧”字都頗有見解,此處我們對于這一煉字之處不作過多分析,主要探討詞中的明朗之情。
由游湖開始寫起,謳歌春景,只見春日所帶來的酣暢之感,色彩感和躍動感油然而生,將盎然的生機表現的淋漓盡致。下片在詞人的主觀意識上闡述春色的美好光景。“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二句,從社會角度上這兩個方面來反襯春意闌珊。詞人居有官職,事物繁雜,就此產生了寧愿舍棄“千金”也不想放過從春色中一瞬的“一笑”的感慨。化用“一笑傾人城”的典故,作者舉杯對斜陽,勸他留下晚照,映襯這大地美好的春光。整首詞清新流暢,春意撩人,宣揚了一種樂的主題。
宋祁還有一首描寫春日游樂場景的詞《錦纏道·春游》: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里人家有。
詞的上片著重描寫春景,通過聲音和時空的交織表現出春天的到來,有花、柳、桃等意象,描繪出衣服生機盎然的春日景色。過片點明了郊游之樂趣,一片歡歌笑語,詞人自身的狀態是微醺,體現出恣肆縱情的歡暢。最后化用杜牧《清明》的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承接上文中陽春郊游的輕快歡樂。用明亮的色彩,擬人化的手法,將春色的明媚美好描繪的淋漓盡致,具體可感,又將一個恣肆狂放的自我形象展現給讀者,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面對春光,即使是面對春光抒發感懷,也有著一種樂觀之情在。北宋初期的詞作還并沒有完全的屬于自己獨特的風格,而是延續著唐五代詞的詞風繼續發展,大部分詞作中抒發的情感具有普泛化的特征,像李煜那樣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詞的創作中是時代特殊碰撞后的產物。詞人或者文人在創作之中所表達的情感依舊具有一種普泛化,并且宣揚一種樂的主題的詞,在詞作中是很少見的。
宋祁年幼聰慧,個性風流,喜好宴游。范鎮于《宋景公祁神道碑》中稱其“為文章,天資也。”詩人李白曾“酒飲安陸,蹉跎十年”,白兆山也因此而知名于世,宋祁的詩文作品中對于此山的描寫非常之多,《白兆山值雨呈同坐》:“飛軒憑望俯丹梯,星雨囊風暝夕曦。”詩句明顯模仿李白的風格而作,可以看出對于李白的仰慕之情。后來入仕之后他的這種風流蘊藉、喜歡宴飲的性格便顯露出來。
宋祁所作的春詞是他獨特個性及創作態度下的產物。這種洋溢著春日酣暢、清新歡快的詞作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雖從總體上看,他的詞作還是對五代花間詞風的一種延續,但是也體現出詞人與其性情相關的獨特之處,這種獨特之處在同時期春詞的描寫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樣一位個性風流、喜好宴飲的詞人應該有更多的作品流傳于世,在他即將逝世的時候,他還叮囑其后人不要編纂其文集,更不要出版,“吾生平語言無過人處,慎無妄編綴作集。”這對于后世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作品是一種比較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