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棟
(青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海 西寧 810008)
意識形態是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人們的社會存在在意識中的反映。[1]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就是要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發揮意識形態的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促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國家認同感、民族認同感等方面緊緊的團結在一起。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民主社會主義”等思潮不斷地涌入中國,使我國的傳統價值觀念、人民信仰、精神追求、道德理念、價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全面的沖擊,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在這樣嚴峻形勢的面前,國內的一些專家和學者對如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的有效性呼聲日漸高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樣就有人認為進行意識形態教育沒有必要,從而主張“淡化意識形態”。[2]
1.面對日益增多的全球問題需要關注,各項教育都在教育大家要具有世界眼光、全球化思維,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性。2.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西方思潮的沖擊,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出現了淡化意識形態的傾向。[3]3.一些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地位及其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真正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于自身生活和學習的指導,導致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致使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內容的學習得不到深化和強化。4.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性教育時,方法和途徑過于單一,在全社會沒有形成合力,主要依靠黨的宣傳部門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加強意識形態教育,對于意識形態教育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效果不佳。5.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學術研究力度不夠,沒有形成豐富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一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方面的理論功底欠缺,忽略了課堂上對意識形態教育的傳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充分肯定了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一直都是我黨的優良傳統,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起就非常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宣傳群眾、動員群眾、凝聚人民,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從社會層面講,意識形態的存在對于它所存在和服務的社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批判和建構、控制和導向、政治合法化功能。[1]從國家層面來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事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地生根,事關公眾對主導思想的社會認同感。從個人層面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可以促使個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助于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更有利于強化個人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性的認識。在意識形態領域,無產階級不去占領陣地,資本主義思想必然就要去占領,而這樣就會導致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影響的削弱,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影響的加強。因此我們必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當作戰略任務強起來。
1.在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教育的學術研究方面應加大資金投入和人才支持,為學術研究者創造良好的學術氛圍,解決學術研究者的資金和人才短缺等問題,豐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教育的理論基礎,形成完備的理論體系。但學術研究者在研究時不能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識形態性的屬性,要將自己的研究內容處在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性的范圍中,深入研究我們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問題。[1]2.發揮多種途徑,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教育的合力;靈活運用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教育的方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教育的創新力。3.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能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要把意識形態教育重視起來,守好自己的“責任田”,通過隱性教育和滲透式教育的方式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不能單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強化,各科老師也應該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教育滲透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